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磁能讲座(38)《磁能研究中的负载、驱动电源及其它》(一)

(2015-01-13 22:24:03)
标签:

走进磁能时代

拥抱飞碟文明

分类: B

 

飞碟、磁能、反重力讲座 


 

刘中凯  20151 于北京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940475465

 


磁能讲座(38

 

《磁能研究中的负载、驱动电源及其它》(一)

 

(一) 负载

 

磁能自由能研究中使用的电磁负载及反馈回路,同过去从传统的电磁、电机学那里学到的东西,可以说完全是两码事,在比迪尼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显著的、极具特色的不同之处了。先看20

 磁能讲座(38)《磁能研究中的负载、驱动电源及其它》(一)

                          20

 

图中的电流表,电容C1C2和电阻R1组成的RC滤波电路(或LC滤波电路,LC适用频率范围为1KHz~1.5GHz,一般用在要求高的电路中),是组成驱动电源的一部分,后面再谈。

先看电磁线圈L(亦即负载)续流二极管D1,电容C3C4,和作为临时负载使用的大功率可变电阻R2

当大功率管Q1(即图20中的三极管2SC3320)瞬间打开时,电流从C2流入电磁线圈L,电流迅速增大,电流能量迅速转化成磁场能量,线圈铁芯被磁化,铁芯两端产生很强的磁场(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用这个磁场去做功),当铁芯磁化到一定程度后,Q1瞬间关断,关断的一瞬间有点像宇宙大爆炸(假如真有这个滑稽的玩意儿),由于电流突然消失,电磁线圈L产生一个极强的正向感应电动势刘注:同原来的电流方向一样的一个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叠加到原来的励磁电压上,这是消失的电流磁场和铁芯的退磁磁场的一种奇妙的混合物),如果没有D1C3C4R2,假如通的电流足够强,而L的铁芯电感又足够大的话,功率管Q1肯定就此报销、被击穿了。

由于有小电容C4并联在D1上,因此,在续流二极管D1还没有来得及打开之前的一瞬间(几个或十几个纳秒的时间。D1不可能在Q1关断的瞬间就打开,有一个滞后时间,这在前面的比迪尼札记中已讲的很清楚了),L产生的最初电势和能量被小电容C4所吸收(刘注:这个过程虽然浪费了一点能量,但却极大的延缓了L的退磁速度,有效抑制住L的具有破坏力的“毛刺”电压,而这个尖峰电压正是比迪尼的电瓶要使用的),紧接着,D1打开,由L的磁场退磁所产生的反馈能量,通过续流二极管D1涌进大容量储能电容C3(这个二极管所以叫续流二极管,原因就在此,续的是什么流呢?续的就是L因退磁产生的反馈能量流),同时这些能量又在临时负载电阻R2上不断被消耗掉。以上就完成了电磁线圈L的一次完整的通电和反馈过程。

这个通电反馈过程是连续反复进行的,因此,反馈能量将源源不断涌进储能电容C3,并在临时负载R2上不断被消耗掉。

刘注:储能电容C3事实上变成了这个电路的第二个电源,或次级电源,这个次级电源的负载就是R2,或任意一种用电器)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电路同过去传统的电路的显著不同之处,就在于这里多了储能电容C3,和次级电源负载R2,过去的电路里通常只有一个电源和一个负载(亦即电磁线圈L),而这里却有两个电源,两个负载,原因是,(由于种种原因,如磁路的特殊设计等等),反馈能量的作用和地位,在这里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由过去一个无足轻重甚至常常可以被忽视忽略的角色,上升为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当你玩磁能玩到一定的火候和水准之后,就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了。其实,只要你认真研究过各种电磁式的磁能系统,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这种系统不用到,或精打细算地用到这个反馈能量的。

具体的电路应用和分析,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结合简洁生动的实例,再谈,再深入加以探讨。

 

----待续----

 

                            祝各位愉快!

                         刘中凯 

   2015113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