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环画创作的五步骤

(2015-10-29 09:26:27)
标签:

杂谈

人物造型、

场景设计、

构思构图、

精稿、

勾墨线。

       创作连环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每个连环画作者都有自己的不同追求和特点。但是,创作的一般规律还是有共同点的。按照顺序,连环画创作分为以上五个阶段。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结,又互有区别。如构图是构思的继续,精稿是草稿的深入,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而后阶段又是前阶段的展开、体现和提高。但它们之间又各具不同特点。各有本身需要解决的特殊性问题。而且往往一个阶段特殊性的任务解决得好,就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人物造型

       创作连环画的第一项工作,是根据文学脚本中对人物的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速写资料,设计一套人物造型图。由于对各种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了反复推敲、研究,对人物形象逐渐明朗化,臻于完善并肯定下来了,就不致于在创作中捉摸不定或模糊不清。

关羽: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832b4e0f44ae3117536a35f57d48ec2d.jpg

右上:封五虎上将后,全副戎装

左下:守荆州时,盔甲加身。


诸葛亮: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f40e0ee4756425c2647ca844ed62887c.jpg

前后装束相同,戴纶巾,穿素衣,系皂涤,手拿羽扇,外出时披鹤氅。


丁奉: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062aa2caaecb9020cf0fba05470d7b29.jpg

右上:后三国年老时

左下:赤壁大战时


刘琦: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0719e6a9e089a7a2cacc75434b5eadc8.jpg

文武时的不同装扮

二、场景设计与背景处理

       连环画的特点之一是连续性,因此环境场景和各种角度的变化就不能失去连续性。有的作者为了使场景角度既有变化,又能统一,在设计时,先画一张简单的平面图,以便在处理画面时,无论在哪一角度,都可以有一些景物将前后篇幅联系起来,使人感到是在一个环境之中。也有的作者按故事发展逻辑,划分出若干故事中人物活动最多的环境场合,便于在创作某一段故事时作参考。连环画的背景,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背景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以及大自然的风云雷电等,都能用以烘染主题,加强情节气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3cafcb39ed359e02a3cf0553517aab5.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7ab66b472b3c39985a774e0098a16d8a.jpg

节选自《煮酒论英雄》


三、构思构图

       一部连环画中,每个画面的构思、构图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构思是为了构图,构图是构思的结果。一部优秀的连环画,必须对文稿脚本进行深思熟虑的研究,这个研究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包括人物的出场、次数、哪些关键的画面等,以及表现形式,用钢笔、铅笔、水墨,还是单线描、黑白复线描。单线描是连环画的主要形式,较受读者欢迎。这种形式的创作要求一笔不苟、交代清楚、明晰干净,还要适当加上黑快,用些枯笔,使线条富于变化。有了构思,就要进入构图阶段,构图草稿的步骤,即定下取景的距离、角度;安排好人物及主景的位置与大的动势趋向;布置好整个画面;把人物、背景的大体轮廓画准,把透视关系校对准确。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5d2aa2b21f1bd347349449d946de733a.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07304477bd972e62c4e9bd78d485b148.jpg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四、勾线落墨、收拾整理

       在草稿的基础上,用铅笔把每个细节画准确、具体后,就可以进入勾墨线这一重要的环节了。有人说,“成败在此一举”,不无道理。因此,勾线时精力要特别集中,用线要肯定明确,要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把握线条的气势。勾线用笔要“提得起”、“压得住”、“拖得走”,这样的用笔才显得快慢疾徐,用力才有轻重强弱,用线才能粗细虚实。用笔的逆来顺往,旋转自如,使笔力连贯,这样的笔线才显得有力度,有美感,使读者得到形式美的享受。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25eba908e722dd141c8e57d758390f92.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f81df0d4705194b2ddc50727523e17c3.jpg

节选自《长坂坡》

最后就是收拾整理

       进一步调整各种笔墨关系,精修形象神情。有些局部可作些小增设,经过一番梳理后,把不统一的地方统一起来,遗漏、考虑不到的地方能补好,对表现得不够完整的画面,有的还要重画,以达到精益求精、整本连环画整体绘制水准都较高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