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学设计【转发】
(2018-04-12 13:57:03)《卖油翁》教学设计
西安市九十中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抄,读,悟,写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通过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实现读写的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二、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扫除文字障碍。(重点)
2、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难点)
三、教学亮点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俗话说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位性格不同,却都身怀绝技的神人。相信这篇文章一定会为我们揭示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板书课题《卖油翁》,
第一关:
【抄写原文】
大家都知道,超强的学习能力是需要锤炼的,书写的速度和质量就是两个衡量的标准,《卖油翁》一百三十三个字(不算标点符号),看哪位同学能又快又准又好地把《卖油翁》抄写到积累本上,马上开始。要求笔画清晰,字迹工整,字形漂亮,无错别字。(幻灯片1)
学生抄写开始,教师巡察,注意搜集学生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做好点评准备。
抄完,互相检查有无错别字,教师点评。进入第二关。
【朗读原文】
教师领读一遍,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检查个别学生读,最后齐读总结。
学生自由朗读时,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等集体朗读结束,就要给学生以朗读细节的指导。这一关同学们完成的非常漂亮,读出了人物的语气,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下面让我们一鼓作气,进入第三关。
【品析原文】
通过抄写和朗读,估计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这一关老师带领大家分析人物思想,体会文章技法,感悟文章哲理。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发现的告诉大家,如果还能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那就更好。我们知道课文《卖油翁》讲述了两个状元的故事,一个是卖油翁,另一个是陈尧咨,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分别画出描写这两人的句子,找出关键词语
师生交流,教师要注意观察思考学生对文章的每一个细小的看点,并由此引开去。注意涉及文章的“句子的文采”“人物的神态”“人物的心理”等问题,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解惑,学生就会越找越多,越找越有趣。二、再找出文章的关键句,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快找出来,简要说明理由(幻灯片3)。预设答案:无他,但手熟尔。这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强调技艺高超缘于熟能生巧,本文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三、你们知道为什么短短的百字篇幅却能生动形象的介绍两位状元,同学们想一想,总结一下(幻灯片3)。(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简洁的风格,高超的写作技巧)。预设学生回答:语言简洁,人物对话精彩,形象鲜明,蕴含哲理等。
这个过程是一个高峰环节,需要教师跟学生高度的配合,激发学生的自我挖掘文本的能力。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文章的理解很到位,发现了文章的精妙之处,用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许多的问题,老师感觉大家一定还徘徊在美轮美奂的文章里,一定还行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拿起手中笔把此时此刻的感受写下来,下面让我们进入第四关
【写出评论】
写出你对于本文的评论。为了让学生写出名堂,写出真实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看点。给学生提出两点要求,第一个是,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第二个100字左右。以“我认为————,从文章————”的句式来写(幻灯片4),五分钟之后开始交流。
小结:同学们的评论有独到见解,能结合课文内容阐述理由,而且语言流畅,生动优美。下面我们要加大难度进入第五关
【总结原文】
总结文章有好多种方法。今天我想选一种“对对联”
学生创作,教师在巡视中要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捕捉闪光点,做好评价的准备,修改的准备,顺便自己也创作一副对联。
师生交流。可以让学生把所写的对联抄到黑板上,师生现场修改,效果更好。然后把较好的对联抄到积累本上,带着大家读一读。
最后介绍自己准备的对联。
上联:艰涩光滑靠磨练,水滴石穿;
下联:笨拙熟练凭实践,从三到万。
横批:熟能生巧
上联:
下联:
横批:
3、小结课堂布置作业:学习这篇短文,我们认识了三位状元级人物,一文一武一高手,作者、陈尧咨、卖油翁,你看作者用百字篇幅生动形象的记叙了两位身怀绝技的名人,语言简洁,蕴含哲理,对我们有很大启发,读来获益匪浅,难道它不能称作状元,实际上欧阳修就是北宋宰相,治国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成就高,名篇佳作,流传至今,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以简洁的文字,(百字左右),介绍欧阳修。
4、结束新课。
陈尧咨
(略)
技艺:善射(十中八九)善酌(堪称绝技)
态度:自矜(浮躁自傲)手熟(从容沉静、谦虚)
主旨:熟能生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