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行】聂士成像

标签:
天津聂士成清朝将领铜像杂谈 |
分类: 华北浪迹 |
2000年是 聂士成为国捐躯100周年,天津市政府在原聂公碑所在地建了一个高4.18米的聂士成铜像以示缅怀,镌刻: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处,多少青松配雨寒。
http://s1/mw690/003cYagVzy73ETYaVxe00&690
http://s5/mw690/003cYagVzy73ETZLKhCf4&690
http://s11/mw690/003cYagVzy73ETZDbPcca&690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末,义和团运动起于山东,1900年蔓延至直隶境内。团民仇视外洋事物,沿途烧毁铁路电线。四月,义和团破坏保定铁路,五月三十日,聂奉命保护芦保、京津铁路。义和团烧毁黄村铁路,聂军小队前往阻止,被义和团迎击,伤数十人。之后义和团三千人毁廊坊铁轨,聂士成率军前往,遭义和团袭击,聂军还击杀死义和团五百人。当时掌政之端王载漪、大学士刚毅等人下旨严责士成。直隶总督裕禄命聂士成回芦台,聂士成率军回天津。当时天津有义和团二万多人,常击杀武卫军士兵,聂士成不敢反抗,但聂军与义和团的仇隙更深。军机大臣荣禄害怕聂军哗变,写信安慰聂士成,称武卫军军服西化,容易被误会。聂士成回信称:“拳匪害民,必贻祸国家。某为直隶提督,境内有匪,不能剿,如职任何?若以剿匪受大戮,必不敢辞。”
清廷对义和团政策剿抚不定,使得京畿一带局势难以控制,最后招致西摩尔联军北上及八国联军入侵。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大沽炮台失守,天津北上联军与聂士成部在天津交火。五月二十五日,朝廷对列强宣战,令聂士成率部保卫天津,收复大沽炮台,阻止八国联军北上。六月,聂士成率所部守卫天津杨村一带,与义和团一起阻击欲入京拯救使馆区的八国联军先遣队,清军与联军互有死伤,而义和团则被聂士成派上前线,遭联军机枪扫射,撤回时又遭聂军机枪扫射,死伤惨重。由于京津铁路已被义和团破坏、八国联军先遣队不擅陆战、聂军装备精良(配有德制重机枪),联军无法前进只能后撤,清廷称此役为廊坊大捷。但裕禄将之归功并大赏于义和团,而聂军则分文无赏。
六月下旬,聂士成奉命攻打天津租界十余次,差点攻下,当时西方军队称聂军是中国最强悍的军队。而义和团则乘机四处焚掠,聂士成派兵镇压,杀义和团千多人,更招致义和团妒恨,诋毁聂士成通敌,清廷下旨督责,以聂士成“旬日以来并无战绩,且闻有该军溃散情形,实属不知振作”,给聂士成以革职留任处分。 聂士成非常气愤,称“上不谅于朝廷,下见逼于拳匪,非一死无以自明”,于是每次战斗均亲上前线。
前一篇:【津门行】霍元甲纪念园
后一篇:【津门行】金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