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骑苏沪】荣氏梅园

(2016-01-07 06:56:56)
标签:

无锡

梅园

荣毅仁

荣德生

荣宗敬

分类: 驴行华东

         无锡梅园为著名民族工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以“为天下布芳香”的宗旨而建。此园遥临太湖烟波,背倚龙山翠屏,倚山建园,以梅饰山,近山远水,虚实相映,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早春季节,梅花盛开,一片“香雪海”,香气馥郁,沁人心肺。


http://s5/mw690/003cYagVgy6Ykn3mk5e34&690



http://s13/mw690/003cYagVgy6YkmSX6tS1c&690

http://s7/mw690/003cYagVgy6YkmWkqbQ86&690

http://s3/mw690/003cYagVgy6Ykn0F07Uc2&690
http://s3/mw690/003cYagVgy6YknfsNImb2&690     梅园”为荣德生先生1916年题写。刻石旁的紫藤,是当年荣德生老先生亲手所植,已有100多年历史,寓意“紫气东来”,象征吉祥富贵。

http://s12/mw690/003cYagVgy6Ykni6hvleb&690



http://s2/mw690/003cYagVgy6YknotlQtc1&690                                                           香海轩

http://s7/mw690/003cYagVgy6Ym2aj3BY86&690


香海轩是梅园中赏梅最佳处,挂有康有为所书面“香海”匾额。当年荣德生建香雪海后,遍求名家匾额,以五十金从他人手中觅得康有为“香雪海”手迹,并将其制成匾额挂于香海轩内。

1919年,康有为来梅园游玩,见“香雪海”匾为他人假冒,挥笔重题“香海”二字,即席赋诗一首:“名园自合称香海,伪字如何冒老夫?为谢主人濡大笔,且留佳语证真吾。”荣德生将其制成匾额重新悬于轩内。

但康有为真迹匾额在抗战时期下落不明。1979年,康有为的学生萧娴女士受邀题写了“香海”二字。1991年,无锡园林部门在南京博物院找到了康有为“香海”的原书手迹、题诗和跋,于是依样复制,重新制匾。




http://s8/mw690/003cYagVgy6YknxUoETb7&690                                                 香海轩门前荣德生先生像



http://s15/mw690/003cYagVgy6YknCKV6S9e&690

http://s10/mw690/003cYagVgy6YknG6TtD99&690

http://s6/mw690/003cYagVgy6YknKkBMha5&690
http://s8/mw690/003cYagVgy6YkoiZYq377&690
                                                           诵豳堂

    诵豳堂俗称“楠木厅”,为“荣氏梅园”的主体建筑,1916年建成。荣先生取《诗经·豳风》种庄稼艰辛劳作之意用为堂名。诵豳堂内陈设物品均为荣家原物,建筑与陈设珠联璧合,匹配有情。它与香海南北呼应。因用楠木为梁,称楠木厅。中堂高悬“诵豳堂”匾,吴作人手笔。额下悬挂梅园全景图,1979年周怀民冒暑之作。
    中堂两侧,悬有时乃风书《诗经·豳风·七月》八章。堂左右两侧,悬有楹联,有秦歧农录祝京兆句:“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花。”有钱以振赠、唐肯书的楹联:使有粟帛盈天下;常与湖山作主人。
    堂内还有钱塘沈兆霖书写的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堂前檐有广西岑春煊的“湖山第一”匾。诵豳堂西山坡为留月村。有四周出檐为廊的碑亭和牡丹亭。





http://s2/mw690/003cYagVgy6YknPfJ0Rc1&690

http://s2/mw690/003cYagVgy6YknU7onD81&690

http://s3/mw690/003cYagVgy6YknXTN2W92&690
http://s3/mw690/003cYagVgy6Ykoo34qed2&690

http://s10/mw690/003cYagVgy6YkosHKLTb9&690                                                 百年梅园铭





http://s7/mw690/003cYagVgy6YkoFeRXU76&690      “乐农别墅”建成于1919年,三间二进。据说外墙由安庆烧制的古城墙砖垒砌而成,又经了岁月的痕迹,泛着历史的古朴与厚重,但内里却又透着民国建筑的风格。 因荣德生先生号“乐农”,所以为此建筑取名为“乐农别墅”。1985年春天,荣毅仁先生返回故里,特为“乐农别墅”题额。现作为“荣氏历史陈列室”对外开放,向众人展示荣氏家族当年艰苦创业、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历史功绩。

 

 


http://s11/mw690/003cYagVgy6YkoJtu6mea&690                 四十年代,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清与荣德生(左二)在梅园

http://s2/mw690/003cYagVgy6YkoNqJkR01&690                                   1994年,荣毅仁和夫人杨鉴清及家人在天心台合影留念

http://s7/mw690/003cYagVgy6YkoR8gce46&690
   念劬塔是梅园的点睛之笔,也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该塔八角三层,高18米,建于1930年,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母亲石太夫人而建的纪念性建筑,以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年,荣宗敬、荣德生先生的母亲石氏80冥寿,特地建造这塔,以示纪念。初次拟名为“念慈塔”,恰巧钱振锽先生来梅园赏梅,荣先生请钱先生作文书写塔记。钱先生向荣德生先生提出建议,改塔名为“念劬”。他说:取《诗经小雅》“哀哀母心,生我劬劳”之句,以示对父母的怀念。又取《诗经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之句,又包含纪念母亲之意。
 

http://s3/mw690/003cYagVgy6YkoWav06d2&690                       宗敬别墅

念劬塔东面坡,林荫深处,建有宗敬别墅。建于1923年,平屋三间,依山而建,砖木结构,室前有廊,东侧有一砖砌的圆筒装饰体,顶上覆盖铁皮半球,为欧式风格,屋前有宗敬塑像。

荣宗敬(1873~1938),名宗锦,字宗敬,无锡人。荣德生之兄,荣毅仁之伯父,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1901年起,与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1926年11月,上海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联合同业致函汉口劳资仲裁委员会,对于汉口工潮表示不满,认为“增加薪资,减少工作,而服务未见勤奋,出品未见优良”,担心这样下去,“驯至层波叠浪,愈演愈烈,商店歇业,工厂停机,市面萧条,为何如景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次年2月10日病逝。 临终,他仍以"实业救国"告戒子侄后辈。
 


http://s9/mw690/003cYagVgy6YkoZNcU008&690

http://s2/mw690/003cYagVgy6Ykp5dQsx81&690

http://s12/mw690/003cYagVgy6Ykp8fDnB3b&690
http://s1/mw690/003cYagVgy6Ykpi2yVq60&690   敦厚堂在梅园浒山上。是荣德生先生建造的用于读书的地方。后来房屋倒塌。2012年梅园建园百年诞辰,荣智健先生捐资复建浒山敦厚堂,延续荣氏梅园“为天下布芳馨”之历史文脉。敦厚堂后面修建了一个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远眺荣德生先生的墓地。



http://s13/mw690/003cYagVgy6Ykpm1b761c&690    梅园经畬堂,是当年的一个学堂。左侧有个山洞,叫“豁然洞”,通过它能上到山顶的开阔地,这开阔地,是一个很大的体育场,是当年学生在此学武、练球的地方。

  据记载,1927年,兵乱兴起,荣德生先生创办的公益工商中学也受到影响,为此,该中学校长钱基厚先生商校董荣德生先生,暂停办公益工商中学,“复择其中恂恂敦笃立志读书者十数人,别设讲帷于梅园,专治国文、英、算、自然诸科”,以后又陆续招生,学制二年,这就是“梅园豁然洞读书处”的来历。该读书处开办于19271937年停办,十年间招收学生近百名。该读书处采用旧时书院式的教学方法,延请名师执教。荣德生三子伊仁、四子毅仁、五子研仁和外孙蒋元基、丁宜生等都是在这里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业后,分别考入大学或出国留学的。



 

http://s8/mw690/003cYagVgy6YkpoUHTFc7&690                                                      经畬堂前荣毅仁先生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