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派宗师裘盛戎先生墓

(2013-07-27 09:11:23)
标签:

裘盛戎

裘派创始人

一派宗师

京剧艺术家

华侨公墓

分类: 近代名人墓

 

http://s5/mw690/af3da8c1tx6Bm01a6Ms94&690

 

 

    裘盛戎(1915-1971),京剧表演艺术家,净角演员,裘派艺术的创始人。

 

 

http://s7/mw690/af3da8c1tx6BlZc3xwG36&690

http://s16/mw690/af3da8c1tx6BlZcwBor5f&690

    裘盛戎是京剧花脸全才,唱念做打无一不能。在他一生演出的剧目中,除了人所共知的铜锤戏、包公戏外,还能上演架子花脸戏。16岁和武生泰斗杨小楼同台演出《长坂坡》,扮演曹操。
    经常演出的还有《李七长亭》中的李七、《取洛阳》中的马武、《盗御马》中的窦尔墩、《法门寺》中的刘瑾、《打严嵩》中的严嵩等。武花脸戏如《芦花荡》中的张飞、《落马湖》中的李佩、《取金陵》中的赤福寿等。
    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在四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丰富改造自己的表演艺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结合自身条件敢于突破,紧扣时代脉搏,把京剧花脸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是京剧史上继金少山之后,以净行挑班的第二位花脸演员



http://s3/bmiddle/af3da8c1tx6BlZdrxce92&690

    裘盛戎八岁开始从父学戏,父亲的严格要求,为裘盛戎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2岁,他就学会了20多出戏,进富连成科班时,本该轮“世”字科,因他带艺入科,升一级,按“盛”字排。在科里,经萧长华孙盛文王连平等教导,艺事更加精进,不久便有许多观众喜欢他的戏。当时科班上戏规矩,大轴是武戏,倒第二是生旦戏,他的戏如《探阴山》等则常破例放在压轴。
    1933年出科后,曾搭班在杨小楼金少山门下,另外还同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孟小冬周信芳盖叫天等大师以及四小名旦叶盛章叶盛兰李少春高盛麟李玉茹言慧珠等同台演出。其间一度倒仓,加之父亲的病逝等原因使他思想苦闷,在上海天蟾、黄金等剧场充当班底。尽管这样,他的才华和造诣依然为行内外人及观众所欣赏。20世纪40年代中期,金少山在上海演出,邀他合作《草桥关》、《刺王僚》、《白良关》,金少山鼓励他“好好干,将来前途远大”,并与他合灌唱片《真假李逵》。他还与周信芳有较长时间合作,从麒派表演中汲取艺术营养充实自己的花脸表演技艺。

 

 


http://s14/bmiddle/af3da8c1tx6BlZsuVo9ad&690    
http://s9/mw690/af3da8c1tx6BlZtiPO048&690

http://s13/mw690/af3da8c1tx6BlZtOrvK7c&690

    http://s6/mw690/af3da8c1tx6BlZug8zX55&690    裘盛戎和夫人李玉英的合葬墓的墓碑分为三部分,宽2.4米,高1.88米。在浅灰色的墓碑底座上有一块汉白玉的卧碑,上刻有当代著名书法家、戏曲理论教育家欧阳中石手书的“一派宗师”四个大字。主碑是一整块红色花岗岩,正面嵌有裘盛戎夫妇的照片,背面刻有裘盛戎的生平。两侧有两块纯黑色的副碑,用“影雕”的手法雕刻出近一人高的、裘盛戎最有代表性的两个舞台形象——“包拯”和“姚期”。据说用“影雕”的技法雕刻这么大的人物像,陵园还是首次尝试。



http://s3/mw690/af3da8c1tx6BlZhs4AW52&690

http://s1/bmiddle/af3da8c1tx6BlZgVYRO5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