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

标签:
转载 |
分类: 美景欣赏 |
在济南市南山区,有一条被誉为“南部泉都”的山峪,名叫“袁洪峪”。这里离泰山不远,地势高于济南市区200多米,连绵起伏的山峦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着,满山遍野长满了各种乔木、灌木、野草和野花,放眼四望,尽显苍郁之色。良好的植被就象一部无比庞大的过滤器,将这里的空气净化得鲜灵碧透。每到周末,就会有很多市民来此休闲漫步,享受这满眼的绿色和清新的空气。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袁洪峪能有如此良好的绿色生态,主要归功于大大小小的山泉。在面积不大的山峪内,分布着苦苣泉、避暑泉、琴泉、韵泉和试茶泉5处泉水,其中苦苣泉和避暑泉还入选济南72名泉。这里的泉水终年不竭,任旱情如同烈火,泉水却是长涌不息。若逢雨后,整个山峪水声喧哗,到处是飞瀑流泉,让人目不暇接。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潺潺涓涓的泉水,长年累月地润泽着袁洪峪,把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花草,连同这里的人,滋养得空灵碧透,清新脱俗,旖旎迷人,也成就了“南部泉都”的美名。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袁洪峪距济南市区约48公里。由济南市区出发,沿103省道往南,过柳埠右拐,途径九顶塔,继续南行3公里,即到袁洪峪。袁洪峪之名,因袁洪寺而得。隋唐时期,山东佛教盛行,寺庙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九塔寺往南不远的山峪内,建起了一座新的寺庙,由袁洪主持修建,故名“袁洪寺”,而袁洪寺所在的山峪,便称为“袁洪峪”。明洪武年间,神通寺因寺僧劣行而遭诛灭,作为神通寺的下院,袁洪寺也受到牵连,惨遭焚毁,从此荡然无存,唯袁洪峪之名沿用至今。
来袁洪峪休闲,首先为了赏泉。这里最著名的泉当然是苦苣泉,位列济南72名泉,排第54位。该泉位于袁洪峪北侧崖下,四周山谷环绕,古树成荫。泉水从山崖岩缝中流出,汇入池中,长年不涸。泉池呈井形,石砌六边井台,井口呈圆形,上罩钢化玻璃。泉井边,立有当代著名书法家蒋维崧题写的苦苣泉刻碑。
苦苣泉之井水沿暗渠伏流,沿山势落差往西北方向流入度假村院内,然后出露地面,由假山石壁跌落池中,形成宽3米、高2米的瀑布。假山石壁间,长满绿盈盈的青苔,将池水映得如碧玉一般。水池沿西南和西北两条暗沟流出,西南的暗沟长15米,通往游泳池,泳池的水为天然流动泉水,保持相对恒温,一年四季清澈碧透。西北端的暗沟,流向幽深的峡谷,注入茶臼河,为锦阳川源头之一。苦苣泉虽名字冠以“苦”字,却水质甘美,最宜泡茶,不留水垢,饮之绵香轻柔。地质学家说,这是因为地下富含木鱼石所致。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关于苦苣泉的来历,与一个名叫“苦苣”的姑娘有关。苦苣姑娘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女儿,黄巢之所以给女儿起这个名字,大概是欣赏苦苣这种植物的优秀品质吧。苦苣又叫苦菜,适应性广,生命力强,几乎全球都有分布。味道略苦,却营养丰富,既能为人体补充丰富营养,还有十分出色的保健功效与药用功效。相传苦苣姑娘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一路跟随父亲转战大江南北。黄巢在狼虎谷兵败自杀后,苦苣仍自率残部在袁洪峪一带奋勇苦战,终究寡不敌众,为避免被俘,性情刚烈的苦苣一头撞死在山崖上。就在被撞的石壁处,旋即流出了一汪清泉,后人为悼念苦苣,就把此泉叫作“苦苣泉”。
袁洪峪的第二泉当属避暑泉,位于袁洪峪南岭西侧的山坳间,四周丛林茂密,空气清凉,宜于盛夏避暑,故得此名。它离袁洪峪度假村大门不远,进大门上坡,走不远,可见右侧高台上有一古朴木门,门头悬“避暑泉”匾额。越过木门,继续上坡,一方碧池赫然呈现在面前,这就是避暑泉。该泉位列济南72名泉,排第55位。今避暑泉为半露于地上的封闭式石砌圆池,水由池壁圆孔外泄,顺势西流20余米,汇入半圆形水池。泉池最长处有30米左右,最宽处约10余米。水盛时漫溢,沿山谷注入茶臼河。
在苦苣泉斜对面的山坡上,有琴泉和韵泉。琴泉位列济南市名泉录,排第223位。这里环境清幽,“泉声夜滴如理丝桐”,就是说,夜深人静之时,泉水自崖壁间流出,水流淙淙,声润如琴,因而得名“琴泉”。清乾隆年间诗人王初桐以诗赞曰:“袁洪峪口白云深,试听琴泉泉似琴。何必思贤寻旧谱,高山流水有清音。”泉池较浅,石砌方形,汉白玉石栏相围。泉池南侧立有《琴泉源记》石碑,据碑记载:当年俞伯牙摔琴觅知音时,琴飞至此,落地涌泉,遂为琴泉。此说虽然牵强,倒也有趣。泉池下方,立有现代山水派诗人孔孚草书的“琴泉”二字石碑。琴泉右下方,还有一井台状泉池,名为韵泉。琴韵二泉,相守相和,颇有雅韵。
试茶泉也是袁洪峪内的名泉,位列济南市名泉之列,排第224位。它位于茶臼河崖东壁上,因水质甘美,烹茶最宜而得名。至今流势依然,泉水常年自河崖上端涌出,哗哗泻下,滋花润木,注入茶臼河。据文献记载,“春茶既成,以此泉试之,色味鲜美。”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 [转载]走遍济南——探访“南部泉都”](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除了赏泉,还有人试图寻访袁洪寺遗址和韩复榘别墅。然而遗憾的是,袁洪寺遗址已了无痕迹。民国时期,这里曾被军阀韩复榘占为别墅,后屡经变迁,于2001年更名为袁洪峪度假村。据说度假村的中心庭园,就构建在袁洪寺旧址上。在度假村二号楼下,立有一块简易石碑,上刻“韩复榘别墅遗址”。楼为三层,酒店式样,而不是别墅格局,看形态不像是历史遗物。楼前长有黑松和核桃树,传说是韩复榘亲手所栽。
据我所知,韩复榘在济南有三座别墅,除了此处,还有龙洞别墅和灵岩寺别墅,龙洞别墅位于佛峪口处,灵岩寺别墅位于方丈院,都是环境幽美之所。但韩复榘光知道占领,却不知道保卫,日军侵犯山东时,他擅自撤离山东战场,终被判处死刑,不仅别墅丢了,命也没了,真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想想身败名裂的韩复榘,再想想千古忠杰的苦苣姑娘,不禁感慨万千。韩复榘和苦苣姑娘都在袁洪峪留下了印迹,但后世对二人的评价却判若霄壤。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留下的名应该是好名,这留下的声应该是好声。如果留下的只是骂名和骂声,嘿嘿,还不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