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二 |
主备人 |
|
使用人 |
二年级数学老师 |
课题 |
万以内数的认识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 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
||||||
教学 重点 |
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
||||||
教学 难点 |
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
||||||
教学 方法 |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
教具 |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A. 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 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一)千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 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 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关注99-100、 101、110几个段的拨珠) 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并说一说组成。(关注空位) (三)千以内数的读法 1、376是多少?怎么读?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2、读出下面的数 三、练习 1、写出下面的数 2、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组成。 四、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计数单位百千、数位顺序、千以内数的读写及数的组成。 |
||||||
教学 反思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二 |
主备人 |
|
使用人 |
二年级数学老师 |
课题 |
万以内数的认识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 目标 |
认识计数单位“万”,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词语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 |
||||||
教学 重点 |
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 |
||||||
教学 难点 |
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 |
||||||
教学 方法 |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
教具 |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
导入课题 1、教师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万 1、解决问题“一万是多少?” A、学生尝试说一说一万是多少? B、教师拿学具演示一万大约是多少? C、让学生在计算器上表示一万。 (学生拨,同学说。特别是九千时可放慢速度) 学生能解释为什么是一万。 D、结论: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教师补充:一版报纸字数大约是一万。 (加强对“一万” 产生必要性的认识,感知一万) (二)万以内数的读写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说一说组成) 10000 3074 2、写出下面的数 四、小结 |
||||||
教学 反思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二 |
主备人 |
|
使用人 |
二年级数学老师 |
||||||||
课题 |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 目标 |
1、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正确认识一个数的近似数。 |
||||||||||||||
教学 重点 |
近似数概念的理解。 |
||||||||||||||
教学 难点 |
近似数概念的理解。 |
||||||||||||||
教学 方法 |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
教具 |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
一、前置复习: 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生口答。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875 3、说出下列各数近似数。 312 说一说找近似数的方法 二、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集体交流,说一说比较的方法。2、第3、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第7题,作业。 三、课堂小结。 |
||||||||||||||
教学 反思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二 |
主备人 |
|
使用人 |
二年级数学老师 |
课题 |
估计的策略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 目标 |
1、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事的过程,体会估计事物的必要性和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2、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
||||||
教学 重点 |
体会估计事物的必要性和策略的多样性 |
||||||
教学 难点 |
体会估计事物的必要性和策略的多样性 |
||||||
教学 方法 |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
教具 |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程。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根据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二、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A、学生估计一下,仔细看图。 (时间留得不能太长,避免学生一个个的数)。 B、交流 2、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A、学生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方法,引导学生需要掌握的策略。 (一畦——一行6——7行——8畦) 3、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充分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1、自主练习1,学生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切块:大桶=2个小桶 4、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估计,集体交流估计的策略。 四、课堂小结 |
||||||
教学 反思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二 |
主备人 |
|
使用人 |
二年级数学老师 |
课题 |
万以内数的口算加减法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 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意义、算法,并能真确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广泛性。 |
||||||
教学 重点 |
意义算法。 |
||||||
教学 难点 |
意义算法。 |
||||||
教学 方法 |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
教具 |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学生自主看信息窗,小组内交流图意。 3、关注学生用完整的话表示出来,信息搜集全,表达正确。 4、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数学问题。 a. 第一、二候车厅一共有多少人? B、…… 二、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一共放养了多少尾鱼” A、学生独立思考 B、交流 说一说方法:3个百加4个百是7个百,7个百是7百。 C、练习 500+100 600-200 说一说方法 2、解决问题“第一二候车厅一共多少人” A、小组交流 B、集体交流 说一说方法 3、尝试:第一候车厅比第二候车厅多多少人 三、课堂练习: 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同上。 自主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正确引导观察信息) 四、课堂小结。 |
||||||
教学 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