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三下乡|以茶为媒创青春,乡村振兴筑未来(章传政)

(2020-08-16 16:21:40)
标签:

茶文化博士后章传政

茶文化博士章传政

茶文化研究生导师

机械制茶学士章传政

安徽省祁门红茶三下乡

青春三下乡|以茶为媒创青春,乡村振兴筑未来(章传政)

青春三下乡|以茶为媒创青春,乡村振兴筑未来(章传政)

青春三下乡 | 以茶为媒创青春,乡村振兴筑未来 

2019-08-31 22:25

以茶为媒创青春,

乡村振兴筑未来

本网讯 (通讯员 毕可奕 陆汝军)7月7日至11日,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师生一行10人走进黄山市祁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时代号召,传承五四精神,实践团成员围绕“以茶为媒创青春,振兴乡村筑未来”主题,以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内容,从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园生态管理,茶产业经济发展三个层次积极展开调研活动。在学院章传政老师,李露青老师的带队指导下,团队成员们以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019d91cd45e849bf860fe36798be18d2.jpeg

勿忘国殇,追思先烈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国70周年,和增强团员们的先进性和荣誉感,实践团于7月7日下午来到烈士陵园。面对巍峨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实践团成员们怀念英雄、追思感恩,纷纷向革命先烈们鞠躬致敬,实地接受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洗礼。为表达团队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队员立于纪念碑前重温入团宣誓、齐唱国歌团歌,感受奋进之路的艰辛坎坷,以历史为起点对话时代、对话青春、对话自我,引导青年团员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革命,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c1f307fc23e340d88bc0bfa7e398cfc7.jpeg

心系茶园,知农践行

7月8日上午我们来到祥源茶厂的生态茶园,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中说到“茶园生态系统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气候与茶树品种的协同,是茶树能够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不同的品种适合做不同的茶类,针对茶园里不同的茶树品种,在老师和工作人员指导下,大家认真观察,记录不同茶树的特征,学习研究茶树品种适制性对祁门红茶制作的影响。下午我们对农户家里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地块状化的茶树种植模式、深厚的土层、丰富的土壤有机质等条件,使茶园保持了优良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不施肥或施少量的有机肥,这不仅节约了茶园管理的成本,也符合有机农业的发展理念。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民对茶树病虫防治有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病虫害主要在于防,而不是治,政府应当积极引导茶农少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我们针对当地在茶园后期管理上主要采用台刈的修剪模式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台刈一般适合老茶园的更新改造,如果台刈的次数过多,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鲜叶的产量,但从长期来看会降低鲜叶的内含物质,从而影响祁门红茶独特的品质特征。

参观品种园,纪录不同茶树的特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141533935cf64937ba08a6df7325917f.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ffa3eaf850604fa29a473e8422faab84.jpeg

李露青老师讲解茶园台刈的要点。

寻根历史,传承创新

7月9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黄山市创意文化产业中心,参观了徽州文化博物馆、徽州糕饼博物馆、天之红祁红博物馆和徽菜博物馆,并与展馆工作人员探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还前往周边社区向居民点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在学习茶与食品相关的徽州文化的同时,思考如何去深入挖掘和宣传徽州文化,保护和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一条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乡村发展的新道路。下午,实践团队来到祁门县祁红博物馆,了解祁门红茶的发展的历史,参观祁红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思考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生产的结合点,推动祁门红茶的传承与创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f8f2e878f6f6415ab8750cf36975e4f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362e6160bf774c0ead101ef6783cdac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cb77d5ab7d0e40f18216e41a9a56990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d5c32d049ca34d6b9467f4ef6532c527.jpeg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工夫祁红,匠心独造

7月10日实践团走进祁门县正阳茶厂。期间,团队成员与陶自富先生对红茶手工制法、技术传承情况、当地文化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学习。清晨7点,实践团一行人从祁门汽车站出发踏上了前往乔山的道路,沿着山区小路步行几公里后来到祁门正阳茶厂。茶厂负责人兼祁门红茶手工制法非遗传承人陶自富大师向我们介绍中说到传统的祁门红茶级别众多,标准严苛,其制作工艺更是分为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共17道复杂的手工工序,但也正是靠着这明晰的分级制度和精准稳定的传统工艺,祁门工夫红茶一直有着稳定特质的表现。随后陶老先生又带我们观察了拼配中不同号头的茶样,参观了传统的揉捻机、风选机、发酵室等,对比手工制法和机械制法的异同,探究祁门工夫红茶技艺传承的奥秘。祁门工夫红茶,“工夫”二字不可或缺,正是所谓的“匠人匠心”,才使工夫红茶的加工始终“苛刻”地践行着每一道工艺,譬如正阳茶厂,每个级别都极尽繁复考究,每一个动作都是不厌其烦地重复、倾尽心血的工夫。即便是在现代科技昌明的生产时代,很多工序仍旧是由茶师们手工完成。这17道工艺,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技术,它还包含着记忆、情感,夹杂着数代手艺人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351594462c69452b8598f7125a0e6163.jpeg

产业升级,复兴茶业

7月11日,实践团队走进祁门香茶叶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祁门县重点农业开发企业,年加工能力占祁门县红茶精加工的五分之二,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在经理王文彬的带领下,实践团队了解了该公司红茶机械加工工艺,学习了祁门红茶制作经验与茶叶企业运营经验,为之后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其他茶叶企业市场化运营提供借鉴。在王经理的谈话中,他指出:祁门红茶现在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去扩大市场占有率,如何去把产品销售出去,将“招商”与“融智”相结合,加强有智人才的引入,真正带领当地茶农从脱贫之路走向致富之路。同时,王经理寄予了我们大学生新的希望,鼓励广大学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当中,为复兴祁红、复兴中国茶叶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eec75f238c234a0bbd4d5e43cf412978.jpeg

经理王文彬谈祁门香茶业企业运营经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0e49204e866d4bb9a91aeaaaadb0d17d.png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时正值高温酷暑,团队成员以严明的纪律、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饱满的服务热情完成了此次实践活动。我们行走在柏油马路上,骄阳似火。我们穿行在崎岖山路中,步履维艰。行路满背囊,不枉汗水。收获满行囊,不虚此行。三下乡,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f4cd08e814eb4f318b8c84b1d266b1cd.png

供稿: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团委

责任编辑:蔡瑞意

校对:阮熹晟

审核:任琪

安农青年传媒中心

农娃新媒体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