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2019年07月09日
(2019-07-09 09:43:02)2019年4月26日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最美人间四月天,我有幸前往南京观摩“七彩语文杯”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最让我关注也最让我震撼的是课堂教学,教学展示是本次比赛的重头戏,舞台很快就变成了讲台。本次教学展示为阅读课堂教学,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赛前1天抽签选定课文篇目,每节课30分钟。就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每个选手都进行了精心巧妙的设计,面对的是他们从没有见过面的南京本地小学的小学生(无课前谈话),30分钟的时间,既要和学生互动融合在一起,又要解读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课标教材的把握,这正是考验老师们真水平的时候,正如现场点评的专家杨再隋教授所说:“30分钟的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素养,这里是干净、纯洁、无污染健康的课堂。”观摩了选手们的教学展示,聆听了杨再隋教授的点评,着实受益良多。这里主要谈谈我印象最深也是本次大赛特等奖的两节课。
在所有课堂教学中参赛老师都很重视朗读的指导。来自江苏的魏斯化老师(本场朗读最高分,综合成绩荣获特等奖)在执教时《望月》的朗读教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江轮上空的铺洒银辉的月亮以及月光笼罩下的整个世界的静谧与美好还萦绕在我的心间;直到此刻,那场师生共同感月,品月,赏月,读月的精神盛宴还回响在我耳畔。
魏老师是这样指导《望月》第二自然段的朗读,通过层层深入的精心的设计,激活学生全方位的体验和感官。首先,激活学生体验。随着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类似的望月的经历?”孩子们的记忆闸门被迅速地打开了。“圆月”“蓝月亮”“弯弯的像微笑的嘴巴的月亮”等等是孩子们对月亮的独特感知。其次,比较二者差异。“赵丽宏望月的经历和我们相似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发现,学生的眼中只有月亮,而赵丽宏的《望月》不只有月亮,还有月下的江面,以及月下的江岸,作者看到的是月光笼罩下的整个世界。接着,提示语介入读。魏老师巧妙地设计师生配合读的内容,老师在原文中增添了“抬头望月”,“俯看江面”,“远望江两岸”等表现作者观察和描写顺序的短语,让孩子们在读中自觉梳理出文段的层次和脉络。再接着,感受最美画面。通过学生自由朗读文段,自由选择最美的一幅画面,谈谈感受。孩子们敏锐的内心善于捕捉,发言相当精彩。老师巧妙地引导,轻刻板的答题套路,重真实独特的体会,以评促思,以评促读。如一个孩子答出喜欢“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这幅月光图,因为读这幅画面能让人感受到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和静谧的意境。老师先肯定学生的感受,趁机追问,“光斑在跳动”让你感受到什么?学生的感受更深了一些,“月亮像是有脚一样,在江面上轻盈地跳舞”。多么独特的表达啊,多么细腻的感受啊。这都归功于老师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再次,聚焦传神动词。月光笼罩的江景静谧而安详,作者却运用了很多的动词。魏老师拿这看似矛盾的动静,让孩子们体会“以动写静”的妙处。诸多传神的动词如“铺洒、跳动、伸展、起伏、渡”不仅不能忽略,并且要读好读出意境。最后,配乐美读展示。经过老师层层的铺垫和孩子们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情感的酝酿,再配上优雅的古典背景音乐,动情的真实的朗诵,仿佛把整个会场的人都带到了那个美好的月夜。
课堂教学不仅重视朗读的指导,还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得分最高的是新疆选手的姜锋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他的课堂上不仅有掌声还有笑声,那是源于姜老师的儒雅、幽默、亲切、放松的教学风格。姜老师上课一开嗓就具有鲜明的特色,一以贯之的一句“当你觉得无话可说的时候,就去——读书”道出了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也启示孩子们要多多动脑,多多思考。初读课文之后姜老师抓住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字,让学生说出对小女孩的印象(年龄小、体力小、精力小)并引导孩子关注文本,深入文本,从文中找“小”(一双小脚、一双小手、小小的尸体)将课文的要点梳理出来。而后通过判定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悲惨、可怜、穷苦、乖巧)与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的“幸福、美丽”,看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明显的冲突,这一组矛盾大大调动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姜老师通过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让孩子们抓住文本,深入文本,挖掘文本,研读文本,从而深刻地体悟:小姑娘想象越美丽越幸福越能反衬出真实生活的不幸和悲惨。姜老师巧妙地以“小姑娘”和“幸福”为抓手,让这篇老生常谈的童话绽放出了新的光彩,也让孩子们对这篇耳熟能详的童话有了更深刻地体悟。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姜老师式的评价:“你看!心中有底气才能坐怀不乱哪!”“你说出了幸福的真谛,永远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她还是你心底的那个她吗?”诸如此类,姜老师风趣地引导,关键处的点拨,学生可爱的回答,课堂的生成效果非常精彩,难怪杨教授高度赞赏道:“教态优雅,端庄朴实。设计看似不经意,实则独具匠心,一环扣一环,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听他的课轻松,快乐,不急,不赶,颇具大师风范,这就是上课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