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稻草人》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2015-01-21 09:29:18)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外阅读课题之教学设计 |
3、《稻草人》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想,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着眼点。就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学生不会运用语文课上所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阅读课外书籍,而只是表面的看一看,读一读,匆匆走过场就算是已读完,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这是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设计中渗透着平时在语文课上所学到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它运用到自己的阅读上。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方法,精读一个故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本《稻草人》童话故事书。
教学过程:
二、学生好书交流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最近,你们都读了哪些书?能简单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的书真多!我们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只要我们坚持,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站在书籍的肩膀上,成为未来的巨人!
三、推荐叶圣陶童话《稻草人》
1、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发现你们对童话故事情有独衷。今天,我们进一步分享叶圣陶童话《稻草人》。
2、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也不要急着翻里面的内容去看,我们首先可以看看封面,了解作者,再总体把握目录,概括了解整本书。
3、简介作者叶圣陶。
四、读书方法介绍
1、平时,我们学过哪些读书方法?
2、指名交流:(一边读,一边想,还有动笔:圈、画、注、摘)
五、分享故事《跛乞丐》
1、找故事。从找故事这一环节中,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想想:这个故事说了什么?
3、学生交流故事内容。
4、为什么这个人为变成乞丐?请默读故事,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读中思考,读中感受,让学生真正会读书、读懂书。)
5、学生交流谈感受。
6、叶圣陶爷爷写这篇故事用了特别多的好词好句,请画一画。
(好词好句的积累是语言积累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基础。阅读课外书就是一个积累的好机会。)
7、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知道同学们特别会读书,现在老师奖励大家继续读读《稻草人》里其它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8、选自己喜欢的故事写写读后咸。
9、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内容。
七、总结方法,拓展思维,引导读书
1、今天,我们知道看一本书要先看封面,然后看目录,可以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来看,在读一篇故事时,我们还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并且要动笔圈、画、注、摘。
2、同学们都带了一本童话故事书,现在就请用上这节课所学到的方法读故事。
3、时间有限,没读完的故事应该用什么时间读才好呢?(生答)对了,课外书,课外书,我们当然要安排在课余的时间读,这样才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又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八、作业布置
回家后,把你在课上圈画出来的好词、好句摘录在你的摘抄本上,来丰富我们的词汇,帮助我们以后写好作文。
板书:
课外阅读指导课
《稻草人》——叶圣陶
看封面
读、想、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