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稻草人》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2015-01-05 16:56:50)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外阅读课题之教学设计

1《稻草人》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指导课重在借助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方法。出示三次的阅读方法指导的话,既显示了本节课的主线,又道出了教学的真正目的,而且在不同环节起到了相应的激励指导作用。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其次是共同感悟。师生在阅读中都有“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因此,师生及时交流,进行心灵对话,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这就是教师引领下的阅读。阅读教学中,做到了读写结合,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阅读的真谛。然后引导抓住写稻草人外貌的关键词,说出了稻草人的外貌。这种貌似轻描淡写地阅读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写人物外貌方法的熏陶。读是为了写,是语文教育的理念。  

一、 课前导入:  

1、学生交流阅读过的童话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说说理由。

2、阅读指导小结:  

一个会读书的人在读过课文之后,应该主动找人交流,那么一个思想会变成两个思想,一份快乐会变成两份快乐。  

二、介绍作者,走进作品。  

1、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2、概括《稻草人》的主要内容:《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2、交流稻草人外貌描写的句子。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出现人物的外貌描写吗?一个人的外貌该写些什么?

A、抓住关键词(骨架子   肌肉 、皮肤  帽子   脸   鼻子 、眼睛  手)  

B、学生交流反馈

3、探究讨论:稻草人起到驱赶鸟雀的作用吗?

A、学生的见解,分组讨论,交流;

B、老师的见解:能用手挥吗?手怎样?能用眼睛瞪吗?眼睛怎样?脚呢?

C、稻草人未起到作用,但他有没有同情心?

D、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找一找,画一画,抓住细节体会体会。

4、小结,自然过渡到(稻草人基本不起作用,但却是有血有肉,富有同情心的人。)

A学生交流感悟。  

B阅读指导小结:一个会读书的人要善于从人物的一个细节、一个表现当中,读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精神品质。  

三、创设问题情境,探究人物悲剧根源。

1、渔妇爱她的孩子吗?为什么连茶都喝不着?  

2、女人除了投河,别无出路了吗?  

3、老太太的命运会怎样?

4、阅读指导小结:  

人不可能每件事都经历,我们没有经历过万恶的旧社会,我们是幸运的,在和平时期,我们只有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去了解这段历史,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从而更加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稻草人对哪些人的富有同情?

2、学生归纳罗列。

3、写一小段人物外貌描写的内容。

4、回家把《稻草人》完整地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