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漂亮的相框(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标签:
杂谈 |
设计意图:
从开学至今,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动手团、搓、揉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相框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于相框的装饰,我发现它极具想像的空间,而且有选择的余地,能较好的发挥出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也能够自己独立进行设计创作。
活动名称:手工制作
活动内容:漂亮的相框
活动目标:
2、欣赏交流自己喜欢的相框的造型及图案,感受相框装饰的美。
活动重点:掌握相框装饰的简单方法,尝试用泡泡泥装饰相框。
活动难点:能独立、大胆的设计装饰图案并完成不一样的相框装饰。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你见过什么样的相框?图案是怎样的?
(2)幼儿欣赏,交流自己见过的相框及装饰方法。
(1)今天严老师带来了一些相框(范例),我们一起看看,它是用什么料做成的。
(2)教师讲解相框的装饰方法,激励幼儿用泡泡泥进行创意装饰,和别人的不一样。
(1)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装饰出不同的、有个性的相框。
(2)重点指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完成装饰相框。
4、对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制作方法。
(2)说一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发现别人创作中的美)
三、结束部分:
(1) 请幼儿在相框内装上自己挑选出的生活照片。
(3)提醒幼儿收拾活动材料、归位。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我们应该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观念,即从教师教到幼儿主动学的转变;从教师权威到幼儿主体地位的转变。这些转变都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它要求我们大胆放手,用相信、支持的态度鼓励孩子表现自己,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本次选择的这个手工制作——漂亮的相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手工创造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让幼儿体验到他们是手工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手工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手工活动就不会有热情。同时,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也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手工创造性的热情,因此,我在手工制作时,经常用议论式、商讨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也就会不时闪现。
http://s11/small/af2b4e62gcd4917d04ffa&690
http://s14/mw690/af2b4e62gcd491b9a2ded&690
http://s7/mw690/af2b4e62gcd491cbb3956&690
http://s7/mw690/af2b4e62gcd491e04f0c6&690
http://s15/mw690/af2b4e62gcd491f3b305e&690
http://s2/small/af2b4e62gcdbee2cd84b1&690
http://s16/mw690/af2b4e62gcd4921c872cf&690
http://s9/mw690/af2b4e62gcd4922ff5358&690
http://s6/mw690/af2b4e62gcd49244842c5&690
http://s4/mw690/af2b4e62gcd49258e2243&690
http://s3/mw690/af2b4e62g7af97c8fecf2&690
http://s10/mw690/af2b4e62gcdbedec756f9&690
http://s9/mw690/af2b4e62gcdbedffc2f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