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2013-12-23 13:40:35)分类: 教学设计 |
学科 |
美术 |
年级 |
一 |
主备人 |
杨晓真 |
使用人 |
杨晓真 |
课题 |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
课型 |
新授 |
||||
教学 目标 |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
||||||
教学 重点 |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
||||||
教学 难点 |
使学生始终保持欣赏兴趣,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感受。 |
||||||
教学 方法 |
讲授 |
教具 |
课件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
一、表演、回忆、发表 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 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启发回忆,探索了解动物的各种活动特征。 二、观察、赏析、感受
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
后发表: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思考、探索、创作
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四、展示、评价、延伸
么问题?
动,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
||||||
教学 反思 |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等等。这种角色的转换,学习方法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在教学中我通过启发诱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