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
(2013-04-28 08:35: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初中教研 |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
猇亭中学
一、复习目标:
1、通过看书和交流,总结欧姆定律的形成过程。
2、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 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前面我们复习了《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两章,知道了在闭合电路中,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都有关,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一位同学发言),欧姆定量地研究了三者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投影出示:目标1
(学习活动1:画出“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结合下列问题小组交流实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实验方法,并利用电路图在全班展示。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控制什么,如何控制?应测量哪些量?测量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
教师:让学生看书,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电路图。然后再依据电路图在组内交流以上内容,最后让一名学生上讲台展示。
教师问:有没有其他方法?(若没有学生,教师指出也可不用变阻器而用改变电源电压的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投影出示学习活动2。学生按要求学习。
(学习活动2:结合下列问题小组交流“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实验方法,并利用电路图在全班展示。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改变什么?应测量什么?应控制什么?如何控制?)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作出相应的补充。
教师:出示两组实验数据。“这是一名同学所得到的两组数据,分析数据,完成以下小组活动。”
(学习活动3:小组内分析投影给出的实验数据,得结论,总结出欧姆定律,在全班交流展示。
分析表1或表2,得到什么结论?分析表1和表2红色区域内数据,得到什么结论? 为什么?表述欧姆定律。)
投影出示自主评价1(1)、(2)、
学生分组完成,小组内互学互助。教师督促检查。然后出示答案,学生自主评价。
分别投影出示自主评价1、(3)(4)、(5),组内可以讨论问题的答案,全班交流答案的解析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活动作必要的点评及补充。
教师:下面我们完成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出示目标2及学习活动4。
目标2
学习活动4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原理是什么?画出电路图。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每次灯丝电阻的测量结果不同?结果能求平均值吗?
学生完成以上学习活动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强调或补充。
出示目标评价2(1),学生在学案上分组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小组长督促检查。完成后再投影公布答案。
分别出示目标2(2)(3)(4)。教师:“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完成后全班交流解析过程。”
学生按要求进行以上活动。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强调和补充。
(三)总结与反馈。
教师:投影出示“目标反馈”。学生在学案上完成作业内容。
板书设计: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探究实验
(电路图)
欧姆定律
I=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