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海潮》教案

(2012-11-01 08:43:18)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中教研

《望海潮》教案

宜昌市十八中王小燕

一教学目标
1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
了解点染这种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的丰富内涵。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三教学设计

把预习放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深思、讨论交流,在学生展示之后师生点评,必要时教师精讲。

 

四教材解读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画。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

 

五教学课时
40
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学生上讲台介绍背景)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 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 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了此词后,萌发了攻打北宋之心。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望海潮》。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白板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1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了解互文,点染等艺术手法。

 

三自学深思,大胆展示。(白板展示思考题)

1词中写了那些景物?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

3默写生字难词。

学生自学8分钟之后上台展示。先展示诵读,再解决思考题。

 

四合作交流,勇敢表达。(白板展示思考题)

 1点评你喜欢的诗句。

2 上片、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可否把“卷”改为“推”?为什么?

4柳永是婉约词代表人物,这是一首婉约词吗?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发言。老师必要时点拨。

 

五了解艺术手法。

白板展示: 点染是传统国画中的技法名称,中锋点景物,侧峰层层渲染,才有立体感.移动到诗歌上,“ 是正面点明主旨,“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 铺写,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歌过于单调、枯瘦。

学生思考:品味词中的点与染。

 

六带着对杭州的惊羡与赞美之情诵读《望海潮》。

 

七作业:完成“金榜”上的“基础提升”。

 

《望海潮》教学反思

                                                                      王小燕

         这次学习《望海潮》,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我想在课堂中改变自己,从而改变整个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一节课上下来,我的感受是课堂有了改变,但我的手放得还不够开,以后还要努力尝试放开手脚,把课堂的时间、空间更多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建构,来获得知识与能力。

         二(5)班是个理科班,班上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学习非常被动。我选择了在一节课内指导学生完成对《望海潮》的自学、体悟、交流、展示和反馈。从学生上台介绍背景,激发同学兴趣,到自学深思、会写字、能整体感知以及学生的合作交流、大胆展示,我把思维的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比我预想的要好一些。课堂最后,我引导学生本词中点染手法运用的妙处。

         本来想让自己淡出课堂,但我还是没有真正放手,在学生展示和发言过程中我的点评还不够精简,在思路、方法上点得还不够透彻。今后我还要加强学习 ,在点评精讲上下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