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科学生命领域的实验探索

(2012-10-08 13:58:16)
标签:

科学论文

教育

分类: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生命领域的实验探索   

                          ———《微小世界》单元

亭区第一小学  杨 华

   一、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工具的发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用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观察,激发他们深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1、从用肉眼观察到用放大镜观察,激发学生更深入研究的兴趣

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眼见为实”,那时人们主要用视觉来探知世界。人类视觉工具的发明是从放大镜开始的。学生对于放大镜比较熟悉,但对于放大镜的特点和功能又不完全明白。课堂上让学生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观察结果是不仅图象放大了,而且还会发现肉眼不能大限的秘密,那就是图象是由色彩点组成的。这样的发现使他们很惊讶,引起观察的兴趣,同学们纷纷拿起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比如:衣服、指纹、头发、皮肤、汗毛……显然这时把学生束缚的空间有限的教室里是不可取的,这时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校园,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用手中的观察工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观察昆虫的活动就开始了,小科学家有的观察蝴蝶的翅膀、有的观察蝇的眼睛、有的观察蟋蟀的耳朵、有的观察昆虫的触角……总之,抓住什么昆虫就观察什么昆虫,兴趣盎然,颇有收获。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觉得放大倍数不够,还用两个放大镜来观察,所以自制简易显微镜这个活动是水到渠成的,回到教室在交流发现时不止一个学生说到用两个放大镜来提高放大倍数的方法。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去研究显微镜的制作和观察的兴趣。

2、认识显微镜的发明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学生亲身体验了显微镜的制作,回过头来在看看科学家的是怎样发明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阅读材料,了解显微镜的发明过程,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发明创造其实很简单,发明创造就在我们身边。结合学校开展的国家专利申请活动,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教给学生小发明的一般方法:

找一找。找课题。创新课题来自需要。课题就在你身边,身边的日常生活、学习、各种活动等都可能成为你找课题的对象。

想一想。根据所选课题,构思创新方案。在构思过程中围绕课题去想目前还存在着哪些不科学、不合理、不称心的地方,它们都有哪些缺点,怎样克服这些缺点,实现新的希望。

比一比。目的是在构思过程中最好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接见的东西进行比较,如比材料、比形状、比结构、比功能等。通过比较找出|相同和差异,然后再进行吐故纳新。

问一问。当一个创新方案构思成功之后,还要问其科学不科学,先进不先进,实用不实用。

做一做。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构思方案通过动手做使之变成作品否则在好的构思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在制做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合理的工艺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使制作的作品给人以新、奇、特、精、美的感觉。任何一个小发明成功后,还要再问一问它还会有什么新的用途。进一步拓展它新的功能。

一周后,每个学生交来一篇自己的作品,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开阔多了,发散各个方面。我从中选取了一部分,进行修改完善,交上去的作品都获奖了。

   二、在探究过程中,让制作和观察落到实处

1、克服有限的实验条件,要求人人学会显微镜的使用和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

学校的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每个小组只有一台显微镜,为了提高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观察的有效性,我往往会用一个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显微镜的使用,要求人人会熟练地取镜----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实验中反复强调这样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光弱时用凹面镜反光;二是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先用高倍物镜观察;三是每次观察时,使低倍物镜降止力载物台2-3厘米处,再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四是把要观察的标本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的方向相反。

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接下来是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是观察,这个内容也用一个课时完成。实验室的载玻片也是很有限的,我让每个小组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先制作、观察,完成以后再把载玻片、盖玻片洗净后,其余同学再制作、观察。制作方法我简要概括为四个字:滴、取、盖、染。制作过程中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取下标本要展开,不能折叠;二是盖盖玻片时,一端先放下,再慢慢放下另一端,以免有气泡;染色时再盖盖玻片的一端滴稀释碘液,并把载盖玻片倾斜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即可使染色充分,又可避免污染显微镜。两节课下来,基本上人人都会使用显微镜,会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了。交流时同学们都能用语言、画图的方式来表达所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取材其实很容易

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体形较大,是水中微生物的典型观察材料。过去因为取不到合适的观察材料,使实验不能落到实处。近几年的观察很成功。猇亭原来是个市郊,种植蔬菜,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一个蔬菜地,菜地中间有一个小水池,是农民用来浇水的,为了增加肥效,农民把一些不要的菜叶丢进水池,让它腐烂了变成肥料,水都变绿了,按照我的经验判断,里面的微生物一定很丰富,取回来一观察,果然是这样。每年的4-5月份微生物繁殖得特别快,只要去水池取回一杯这样水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看到学生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真实的单细胞生物的惊奇样子,我感到欣慰,更加激励我课前努力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发地继续研究下去

课堂上研究时间、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课堂的学习活动,学生借助显微镜这一科学仪器观察到生物细胞的样子,结构,颜色等特征。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细胞对生命体的存在的意义,更有兴趣去发现生物世界更多的奥秘。课外活动中,可以更进一步的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带领学生进行微生物的研究学习。比如:人体内的血液细胞的观察研究,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组织的观察探究,蔬菜和粮食类作物细胞的观察研究,其他绿色植物的细胞观察研究,对自然界里水滴的观察研究,微小昆虫的观察研究……使学生认识了部分生物多样性和各自的特征,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在共同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进一步加深了对微生物和一般生物的认识。大家看到了人体血液细胞和人体上皮细胞的构造和特点。观察到的新鲜血液细胞,是一个个呈圆形状,桃红色的,它们一个个鲜活生动,充满生机,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一滴水里有无数细小的微生物在里面活动;小昆虫细小的腿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刚毛;一片五平方毫米的人体皮肤上皮组织上有千千万万大小相似,排列有序,有规则,不同形状的细胞。它们多姿多彩地呈现在学生们的视觉里。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微生物同样也是生物,他们具有与其他生物相同的特征,并且认识到生物世界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是丰富多彩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比如查资料,上网了解到相关内容的知识,更加明白了世界上还有的一些生物是单细胞生物,有的生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的特性。

总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之前,对“任何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生物细胞学的概念,在学生心理是一个比较抽象而模糊的概念。通过本单元本章节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加强了学生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解,从而达到完成本章节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