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照例借了6本绘本,其中一本《蜡笔小黑》激起了宝宝强烈的兴趣,继《一寸虫》之后成为了本周每晚的必读书。
当时借这本书是因为名字和“蜡笔小新”很像,以为是搞笑幽默的内容呢,结果读过后发现远不是想的样子。这本书主要介绍了10只蜡笔的故事:黄蜡笔看到一张白纸,忍不住在上面画起画来,后来为了丰富画面又依次叫来了其他的蜡笔,结果因为画的漂亮,大家争先恐后的画,最后画的乱七八糟了,一直没有机会施展的黑蜡笔在铅笔哥哥的点拨下把整个画面涂黑,其他蜡笔很生气,但是铅笔哥哥在上面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烟花,这下大家高兴起来,才知道黑蜡笔也是很有用的蜡笔。这个故事应该是要告诉人们做一件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道理吧。但是孩子眼里没有这些道理,他们考虑的是这幅神奇的画如何产生的。
看了书,宝宝立即照着样子,自己用水彩笔画了烟花,可是没有书上的效果,后来反复读了这本书,发现必须用蜡笔才能画出那个样子,还发现蜡笔的头开始是尖的,最后都磨平了,书上的情景都有很好的逻辑关系。这正应验了那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哪怕是最浅显的含义。宝宝要求买这种10只装的蜡笔和一只粗铅的自动铅笔,这样就可以画出一幅和上面一样的画了,对这本书的内容能够也会理解的深刻。
遵照宝宝的要求,妈妈去超市买了彩笔,没有10根一盒的只有12根一盒的,买了粗铅的自动铅笔。宝宝当晚就在素描纸上按照《蜡笔小黑》的样子画起来,每画完一幅都要把相应颜色的笔对照着画面放在相应的位置,最后用自动铅笔画出了烟花,虽然没有书上那么漂亮,但也见证了奇迹的产生。
http://s1/mw690/af272e00hcd5bd6ebd2c1&690
http://s9/mw690/af272e00hcd5bd97b7b81&690
http://s4/mw690/af272e00hcd5bddeef9e8&690
http://s3/mw690/af272e00hcd5bbf166282&690
http://s11/mw690/af272e00hcd5bc3274e9a&690
http://s2/mw690/af272e00hcd5be18fd8bb&690
第二天,为了达到和书上相同的效果,宝宝不甘心的用70g
A4纸重新画了一幅画,效果要比在素描纸上好,烟花的样子非常清晰。宝宝把画好的画放在书包里说要给他同桌看,还发感慨说“妈妈,你怎么不早把这本书借来呀?要是早来的话,创意大赛的时候我就有个很好的创意了。”争取成功的渴望还很强烈吗!
一本书不一定有多丰富的知识、内涵多深奥的道理,对于孩子来说,能享受读书的乐趣是前提,《蜡笔小黑》就是一本让人享受、愉悦、百读不厌的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