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2025-06-29 05:15:54)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杂谈

分类: 山一程,水一程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陕西遍地是宝”这句话的含金量,每年都在上升。在这个神奇的省份,省会西安的文博浓度首屈一指,而与之毗邻的咸阳也不遑多让。

夏代,咸阳建城。在数千年的历史沿革中,这里成为秦汉文化的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第一驿站、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今天的咸阳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截至目前,咸阳有超过5300处文物旅游景点,毫不夸张地说,在历史和文化底蕴层面,咸阳绝不逊于省会西安。

2月26日,西部机场博物馆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开放。这座“全球机场首家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吸引了大批候机旅客,也令许多不乘飞机的游客和文博、摄影爱好者前去打卡。

01

机场工地惊现古代墓葬群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所在的洪渎原地区,是渭水与泾水的分水岭,南北延伸数十里,东西横跨百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之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台塬。汉代至唐代,这里是长安的近郊,因而成为重要的墓葬区。从20世纪50年代起,不时有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系统发掘。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西部机场博物馆展出的古代陶俑。(摄影/周季)

2020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被提上日程。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可能存在地下文物的建设用地,在进行开发前需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对于位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以及有可能埋藏有地下文物的其他区域,均需执行考古前置程序。

于是,扩建前的考古工作,理所当然地开始了。当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来到洪渎原,将工地变成了考古现场。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期间出土的文物。(摄影/周季)

2020年6月—2022年10月,考古人员累计发现古代文化遗迹6848处,其中墓葬4093座,还有陶窑、灰坑等其他遗迹2755处,出土文物多达22000余件(组),跨越了战国至明清2200余年的漫长历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和社会生活的了解。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如何妥善保护和展示这些珍贵的文物成为重要课题。近年时常脑洞大开、理念先人一步的陕西相关部门决定,在机场盖一座博物馆,把文物“搬”进去。

从2024年5月公开招标,到2025年2月20日正式揭牌,西部机场博物馆不到一年就建好了,用时很短,诚意却超足:地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4层中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6400平方米,集中展示机场建设期间出土的百余件文物,以及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历程。

2月26日,博物馆正式开放,机场下挖出的宝贝终于要露出真容了。

02

从秦-王的“勋-章”到-“门-禁-卡”

踏入博物馆的瞬间,时空流转,丝竹管弦之乐代替了机械的播报声,温暖的光线隔绝了色调清冷的候机楼。仿唐式建筑的斗拱和飞檐,让人穿越回大唐盛世。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陶十二生肖俑。(摄影/周季)

博物馆揭牌后,博物馆由开设基本陈列展的“四方馆”、开设专题陈列展的“珍宝馆”组成。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展出的文物横跨2000多年历史。(摄影/大雁)

占地400平方米的主场馆四方馆,与隋唐时期的外-交-官-署-机构同名,既符合展览亮点,又呼应了机场迎接四方来客、沟通世界各地的属性。常设展“长安·常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土文物与古代长安”,以约120件出土文物为核心,分三个单元串联起千年历史。

在“洪渎千载事”单元,战国、秦至金代的文物依次陈列:从战国时期的简朴陶器,到秦朝的威严青铜器,再到金代的精美瓷器,它们宛如时光的碎片,拼凑出洪渎原上千年的兴衰变迁。站在这些文物前,仿佛能看到古人在这里生活、繁衍,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丝路贯通途”单元以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为主题,展现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彩绘陶女乐俑是这个单元的亮点之一,由28件乐俑组成,出土于洪渎原一座十六国时期墓葬。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彩绘陶女乐俑。(摄影/大雁)

乐俑们姿态各异,有的弹奏着乐器,有的翩翩起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音乐场景,既让人感受到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繁荣,也为研究当时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古代,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礼仪的体现。这些乐俑手中的乐器,有的已经失传。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方式。乐俑们的服饰、发型也反映了十六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让我们对那个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长安尽繁华”单元聚焦隋唐长安,还原了当时“万国来朝”的盛景。在唐三彩、金银器等文物前驻足,大唐的繁荣气象扑面而来。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唐代陶俑造型生动。(摄影/周季)

那些色彩斑斓的彩绘陶俑,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有威武的武士俑、婀娜的仕女俑,还有生动的动物俑。流连其间,犹如置身于热闹的长安城内:各国使节、商人往来穿梭,各种奇珍异宝交相辉映,尽显华贵、开放与包容。

占地88平方米的珍宝馆采用轮展的方式展出文物,每期精选一件陕西文物系统代表性文物。首展推出的国家一级文物秦-公-镈,无疑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造型雄伟,工艺精美。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秦公镈(摄影/周季)

这件春秋时期的青铜礼器的铭文,提到了秦襄公、文公、静公、宪公世系及业绩,记录了时任秦公朝夕虔祀祖先、纳聚贤才励精图治的心迹。秦公镈的发现,对于修订补充史书对秦国历史的记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如同永不褪色的勋章,让后人感受到秦国君主的雄心壮志。

还有一件文物十分引人瞩目——杨全节鱼符。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杨全节鱼符(摄影/周季)

在古代,宫廷门禁制度极为严格,只有持有特定凭证的人才能进入皇宫。这枚铜鱼符见证了唐代宫廷的森严制度。它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唐代宫廷秘史的大门。

此外,纹路精致细腻的白瓷杯和一件陶枕 —— 那件陶枕一侧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说明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陶枕上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摄影/大雁)

03

有了这座博物馆  我愿意早点去机场

以往,文物保护和公共设施建设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大城市的机场开始展示文物。但在机场里开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却是全球首家,可谓意义非凡。不管是从机场出发还是到达以及中转,大家都可以预留一个小时时间参观一下,也算是一个了解西安甚至是陕西的窗口,在旅行中感受文化魅力。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西部机场博物馆值得一去。(摄影/周季)

                                    (信息源自《九行》)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唐三彩色泽浓郁。(摄影/周季)

“山一程,水一程”:画川邀您一道云游祖国的秀丽河山,和华夏自然景观近距离交流,饱览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探秘深藏浅露的古镇乡村,了解四方人文的血脉渊源,分享各民族的民风民俗,品赏地方特色产品风味,熟悉东南西北的美食佳肴,戏说旅途中的逸闻趣事 —— 不亦乐乎?



                 第一批在航站楼逛博物馆的人,差点误机

                画 川 居 士 的 博 客       谢 谢 您 访 问 阅 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