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2024-11-17 06:36:15)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杂谈

分类: 家事、国事、天下事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在广州的高楼大厦里,绿意满满的中山大学分外醒目。

2024年11月15日,中山大学的百年华诞!这座100岁的中山大学是中山哪个大学,或者,是哪个中山大学?

在广东以北的“北方人”眼里,“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是一座遥远而神秘的名校——她以中山为名,但是校区在广州、在珠海、在深圳,就是不在中山市。

的确,在中国名校之林中,中山大学是相对低调的那个。但在广东人眼里,她是享誉几十年的“广-横-走”。毕竟,无论是专精科研的数理化生、还是经世致用的人文社科,抑或救世济人的医学,中大都拥有全国一流的硬实力。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南校区立体校训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三校区五校园的格局,坐拥38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0所附属医院……孙中山先生“广东要建几十个岭南大学”的殷切期望,正在中山大学,逐步化作现实。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又是一年毕业季

01

位列十大最美校园的,到底是中大的哪座校园?

中国最美校园大学榜年年有,而低调的中大年年入选,其校园之美却不为很多外人所知。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康-乐-园中,百花盛开。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外界的不了解,哪怕是中大自己的学生,求学四年下来,都未必能够完全熟悉中大的校园空间。

因为中山大学,实在是太大了。今时今日,一共有接近5000名专任教师在这里传授知识,有超过66000名学子在这里读书,相当于一座小城镇的人口规模;141个专业、64个硕士点、57个博士点、44个博士后流动站,校园里迎面相遇的同学,可能拥有迥然不同的学科背景。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三个校区,更是横跨广州、深圳、珠海。深圳校区、珠海校区双双超过3平方千米,广州校区南校园、东校园加起来也超过了2平方千米,广州校区北校园继承了中山医科大学的衣钵,虽然仅仅0.2平方千米,但地处闹市,五脏俱全,五大校园加起来,面积超过清华与北大主校区面积之和。

所以,如果试图描述中大的就读体验,就会发现,这远不是几句话能够讲得清楚的。不同的校园往往意味着不同的大学生活、学科特色乃至城市风格。

中山大学老校区,到底在哪里?

别的不说,仅仅“中大老校区到底是哪里?”这个简单的问题,许多中大学子可能都说不清楚。

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南校康-乐-园!的确,一千多年前山水诗人康-乐-公谢-灵-运被贬谪到岭南,由他得名的康-乐-园便早早在历史深处,埋下了一份悠远闲逸。但其实,康-乐-园最早的主人岭南大学,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时才并入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夕阳下的怀士堂

这时候还会有熟悉校史的同学,盯着华南理工大学的五山校区,幽幽地告诉你,那才是中大的老校区。毕竟,华工的过去也与中山大学关系密切,而最正宗的原版“国-立-中-山-大学”牌坊,也还静静立在五山校区门前。

不过,中大校徽上的钟楼,并不在-康乐-园与五山校区,而是位于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中山大学)成立时的校址——广州文明路。1927年,鲁-迅先生从厦门大学来到中山大学任教,就住在这栋大钟楼里。百年后,这里成为了广州鲁-迅-纪念馆所在地,钟楼形象则永远定格在了中山大学校徽上。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广州鲁迅纪念馆,中大校徽的钟楼原型。

这么一看,中山大学,实在是与广州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

康-乐-园与南校区   中大的精神根骨

中大入驻康-乐-园已经过去七十年的时光,这片古朴的校园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中大的根脉,生活在南校的康-乐-园,有一种历史和现实交叠的感觉——

沿着校园中心的中轴线,厚重的岁月缓缓铺开,进士牌坊是比整座校园还古老的遗存,不远处的黑石屋,是陈-寅-恪先生晚年沉思的地方,大草坪尽头,中山先生的铜像连同国立中山大学的牌坊,都已经成为凝练着中大历史的符号。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南校区中轴线

马岗顶上的欧式建筑群更是风姿各异。每逢春夏,百花盛开,乃至有一本讲南校区植物图谱的书就叫《康乐芳草》。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图1,2:国立中山大学牌坊;乙丑进士牌坊。

然而这厚重的中轴线两头,都是广州最热闹的世俗生活。漫步在南校区,一抬头就是广州的地标广州塔“小-蛮-腰”。北门牌坊外,你可以遇见珠江步道上的游客。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在中大南校区,一抬头就是广州塔。

那座1933年就建成了的广-寒-宫(没错,就叫这个名字),做了近百年的女生宿舍,绿瓦朱墙,不知道记录着多少代学子的校园时光。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广寒宫前树木上的猫头鹰

新生代的中大   从广州走向珠三角

大学城校区,也就是广州东校园,与其他十余所广东高校为邻。在这座名为小谷围的珠江岛屿上,几十万大学生共同生活。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大特色龙舟划船课

以医学著称的广州北校,是中大最小的校园,但若上溯校史,这里反而是中大真正意义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片校园。这里有中山医科大学最早的前身-博-济-医院,是孙中山先生曾经求学的所在。尽管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原校名仍然挂在门前,代表着这所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医学教育机构的传承与坚守。

背山面海的珠海校区,很大,庞大的地理尺度拉长了时间,也拉长了人们的思考。这里有号称亚洲最长的教学楼,有中大校区中唯一的海景,有一片日后容纳了国家科研工程“天琴计划”的庞大后山。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珠海校区海琴楼群

教学楼与生活区,食堂与操场,校园与城市,珠海校区的中大人好像永远在赶路,在漫长的路途上,一代代学子离开了岁月湖,抱怨也渐渐化成了怀念,直到岁月湖被填平,“中珠”也在中大的快速发展中,迎来了一轮变迁。

当然,还有最年轻的深圳校区,短短几年间在寸土寸金的特区土地上拔地而起。校园设施逐渐完善,一座中大地铁站也建立了起来。(加上广州的中大地铁站,中大是不是国内唯一拥有两座同名高校地铁站的大学呢?)。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深圳校区逸仙楼

风格迥异的五大校园,让中山大学成为了华南生活最丰富的一所大学。校区虽大,人文底蕴却共通。只要在系统内预约,其他校区的书籍也会通过每周在各个校区穿梭的“运书车”被流通到本校区来。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丰富的校园生活:吉他协会与话剧社。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大特色音乐诗剧《中山情》

02

中大的这一百年,有多不平凡?

中大百年华诞,这或许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在中国高校“百岁俱乐部”不断扩大的今天,老牌名校中山大学居然才刚刚迎来百年校庆?

这或许也是中大内敛个性的体现,她没有像许多名校一样,将校史无限向前追溯——尽管从中山医学院上溯至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博-济-医院,校史能够轻轻松松延长半个多世纪。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

对于中山学子而言,更重要的是校歌里所唱的 “中山手创,遗泽余芳”。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时的信念,成为这所大学最重要的起点。

诚如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中大地处岭南,但从不偏安一隅。事实上,这座大学的命运就像岭南大地一样,在历史激荡中,紧紧地和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一位位人文名家,怀揣着变-革-的梦想,深潜于中大的江湖,也不忘眺望中华大地。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在中山大学留下足迹的学术名家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上图:孙中山先生多次来过的大钟楼内大礼堂,下图:孙中山先生在国立广东大学礼堂演讲。

后来的中大,更影响到整个广东乃至中国的教育格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都与中大学科调整息息相关。天文、哲学、语言学等一批优秀院系,则被调往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支援全国教育建设。

这场绵延百年的复杂学校变迁,直到2001年10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才徐徐划上句号。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校史沿革

1999年,经济特区开发催生了珠海校区,新世纪初,广州大学城开发,中大作为广东第一高校也顺理成章地进驻,2015年深圳校区落地后快速发展,成为外界关注的“大手笔”。从白云山下到珠江两岸,可以说在“大湾区”概念被明确之前,中大就已经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大湾区发展当中。广州老校区的悄然变迁,珠海校区的浪花和深圳校区的日新月异,就是最好的佐证。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珠海校区迎着夕阳下课的同学们

03

这座“南天一柱”,不一般!

百年中大,当然不只有多彩校园和绵延校史。更重要的,还是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紧扣时代脉搏的学人追求。这,才能当得起总理“南天一柱”的赞誉。

中文、历史、哲学和物理、化学、数学等为代表的文理学科,以及享誉全国的医学,是中大传统的优势学科。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深圳校区相山广场

在最新的中国高校经费排行中,中大依旧排在前列。背靠五岭,面向南海,身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广东,这所中山大学,不一般!

中大,有迈向远洋的勇气。2021年,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正式投入使用,首航南海;豪气的中山大学,甚至拥有我国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中山大学极地”号(由企业家捐赠,校方改造)。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

中大,有探索前沿的雄心。在广州东校园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里,国际领先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正是“镇校之宝”。中大同样心怀仰望深空的视野。在珠海校区,“天琴计划”于2015年启动,“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在九天之上聆听宇宙中的引力波。校园中的一片湖水,也被命名为“琴湖”,这是中大独特的科学浪漫。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珠海校区天琴中心

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中山大学?

在悠闲的时候,中大是得闲饮茶的长者,慢条斯理,不疾不徐,在关乎时代的重要时刻,它又会振臂一呼,奋发图强。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及附赠的普洱茶饼

广东气候湿润、方言难懂、饮食生猛,但只要走进中大校园,穿过那一片老建筑,在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植物掩映下,“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的校训映入眼帘,这所大大的校园就能让人沉下心来,好好面对学问,好好面对青春。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毕业季的同学们

中山大学,如何影响了中国100年?

           跨越古今,薪火相传。(信息源自《地道风物》)

        【养生堂厨房(589)】果香焖仔排


                            画 川 居 士 的 博 客       谢 谢 您 访 问 阅 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