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2024-05-05 06:38:50)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杂谈

分类: 山一程,水一程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秦岭商洛的春天

秦岭、大巴山之间,藏着陕西最为低调的一片地域——占陕西省总面积超过1/3 的陕南。事实上,位于华夏“中心地带”的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身兼秦风楚韵、川味陇情,是最灵秀,最多彩的陕西。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陕南,陕西山地之胜。

01

大西北的“小江南”

每到阳春三月,100多万亩油菜花,点染了整个汉中盆地,也弥散至安康山川,堪称春日油菜花全国北方里最宏观的美景。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汉中盆地的油菜花

这座陕西后花园,在秋日更会迎来她的“黄金时代”,秦岭被缤纷秋色覆盖,游客便络绎不绝。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汉中油菜花田里,开往春天的列车。

这些道路上,诸多古迹交相辉映。陕南山地里,若以层次丰富的四季景观来看,这里已然不是形似江南,而是远胜江南了。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复杂的地形地貌,让陕西划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域。

名山荟萃的“华夏龙脉”秦岭,造就了陕南气质。秦岭,这道绵延近1600公里,以一山之隔,阻挡海洋气团北上,削弱北方寒流南下,让陕南的大半地区四季如春。

秦岭北侧高峰林立,断崖千尺,多有华山、太白山等名山险峻“争峰”,秦岭南坡则平缓绵长,植被茂密,水汽充足,化作七万余条河水溪流,造就千沟万壑。青山绿水,四季温润,又孕育众多生灵,朱鹮这一珍禽国宝,就是在秦岭南麓的汉中洋县被重新发现,如今成为此地的闪耀名片。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在溪水边守候猎物的朱鹮

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亦自秦岭南麓而生,这条多年平均径流量约577亿立方米的大河,每年为湖北输入了近一整条黄河的水量。汉江主脉一路东去,注入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汉江

汉江支流长河万千,因而陕南也多有因水利工程而生的河湖胜景,譬如素有“陕西千岛湖”之称的安-康-瀛-湖,人们在周边种茶采桑,甚至修起了“苏州园林”。但秦巴山地又为这秀美水乡增添了壮阔之气,如商-洛-仙-鹅-湖,两岸怪石嶙峋,犹如天地之间的盆景。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秦巴山地里的商洛山水,兼具险奇与秀丽。

02

最北方的南方,所谓“北国江南”,只是看陕南的第一印象,若切身探访,虽然陕南三市都身具南国之风情,但也各有千秋。

从地形上看,汉中“两山夹一川”,安康“三山夹两川”,商洛则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若看气象物候,西边的汉中油菜花漫山遍野,春光明媚,东边的商洛则四季气温日常低于西安。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安-康-南-宫-山,是大巴山区的风景之胜。

西-南-官-话是陕南人乡音的基底,汉中西北和甘肃老乡无缝对接,商洛北边则大都操着一口关-中-腔,等到了安康、商洛南部,你还会遇到说江淮官话、湘赣方言的老乡……乃至于在陕南,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可能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陕南方言众多,还有许多在图上未标出。

陕南周边,是古代中国内陆最重要的几个政治、经济和文化要地——西北、西南方向,是西安、成都这对“天府之国”上的双子星。陕南,正是历史上诸多蜀道的枢纽,如今仍然深刻影响着陕甘川三地的交通格局。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蜀道,以汉中为中枢。

东北方向,洛水直抵伊洛平原上的十三朝古都洛阳;东南方向,汉水则滋养出江汉平原上的钻石枢纽“大武汉”。因此,陕南三市的战略地位不言自明。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汉中的谷地“坝子”众多,非常适宜生存。

于是,汉中、安康、商洛及周边几大要地在华夏的长卷里此起彼落,陕南三地的命运亦波澜壮阔,依次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光彩。

浑身川味的汉中历来为天下要地,近代更是因水路商贸兴盛,一度成为仅次于西安的“陕西第二城”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石门栈道,即暗修栈道的那条栈道。

因商山、洛河得名的商洛,曾属楚地,后归三秦,为长安崛起时的京-畿-要地。商於古道起于商洛,通达南阳乃至江南、岭南,连接起中原与南国的文脉。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镇安塔云山,秦岭南麓险要之地。

相较于长江、大运河的浩荡水流,陕南看似被秦巴山地围成了封闭的“喇叭”形状,但山川奇而不险,水网众多,舟楫之利,车马通达,并不弱于大江大河,从西端“鸡鸣三省”的汉中青木川古镇,到东端的龙驹寨、漫川关,连绵不绝的南方古镇,缀成秦巴山川里的珠链。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汉中青木川,曾为沟通陕甘川的商贸重镇。

充满生机的水乡古镇,南方的青瓦房逐步幻变为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荆楚建筑的台基牌楼。陕南各地乡民,如今依然与水相亲。早起在汉江之畔游泳晨练,唱的是荆楚水乡的温软汉调。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汉调二簧,也流行于湖北各地。

03

秦岭与大巴山,捏出陕南的清秀面貌,汉江、嘉陵江、洛河等流水绵长,最多元丰富的陕西,藏在陕南的人间百味里。

春有汉中仙毫、商南鹿茗、zhi阳毛尖,初夏有“江南第一佳果”枇杷,秋日有大山里的猕猴桃、城固蜜桔与形似鸡爪的拐枣,冬日则有山野腊味。陕南物产之丰蕴,由此可见一斑。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勉县茶园,亦有花香。

西北人的浆水与油泼辣子,西南大山里的腊肉排骨与玉米粑粑,北国豪迈的面食馍饼,比之南方江海口味不遑多让的褒河鱼鲜,汉中热面皮,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从上到下分别是安康蒸面、商洛花圈馍、汉中炕炕馍。

汉中热面皮,要搭配浆水菜豆腐;安康蒸面,以芝麻酱调味最地道;等到了山地众多的商洛,则有了以杂粮粉条为馅料的水煎包配上豆浆或者稀糊汤。此外,还有核桃馍、炕炕馍、花卷馍等众多面点,厚重扎实中带着几分灵巧。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原材料为米粉磨浆的汉中热面皮。

陕南风味偏近川渝,猪肉腌制成腊肉,增长滋味。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晒腊肉

                              (信息源自《生活美食家》)

“山一程,水一程”:画川邀您一道云游祖国的秀丽河山,和华夏自然景观近距离交流,饱览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探秘深藏浅露的古镇乡村,了解四方人文的血脉渊源,分享各民族的民风民俗,品赏地方特色产品风味,熟悉东南西北的美食佳肴,戏说旅途中的逸闻趣事 —— 不亦乐乎?


                 陕南,原来是“最北的南方”

                            画 川 居 士 的 博 客       谢 谢 您 访 问 阅 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