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理——中国“最美的江湖”

(2021-04-06 07:14:29)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分类: 山一程,水一程


    剑湖,大理州北部剑川县郊外的一片湿地,栖息着号称“世界上最漂亮水鸟”的紫水鸡;无量山,大理州南涧县南端的连绵山丘,种植着中国大陆最早开放的冬樱花之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E874C1CDFDEE79D0B97E51F1FC385D08CD302AF2_size392_w1080_h1621.jpg


                            无量山的樱花


    大理白族自治州无论是地形地貌还是人文历史,亦或是代代相传的美食民俗,都颇有那么点武侠气质,或大气硬朗,或神-秘-诡-谲,是一个各方-英-雄-逐-鹿的江湖。


    大理江湖的天地舞台

    控守滇西要冲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云南不与外省或外国接壤的两个地级行政区之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F22F7629275FB84F925B10111196D4A4045547DB_size161_w1080_h1435.jpg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形示意图


    大山大河的骨架

    在大理,云岭向南伸出了老君山-苍山-哀-牢-山的余脉,滇西北的横断山区也在继续向中东部的云贵高原过渡着。大理就像一个浓缩版的云南省:不到300公里的南北跨度上,大理州的海拔高度也从4295米的雪-斑-山,一口气跌落到730米的怒江江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C8955E4466D7B4091FE2604834B5AF4C198F1E08_size269_w1080_h2004.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0953102F3B1F0014E91D7FA15D0609FAE704DC41_size317_w1080_h2258.jpg


                      苍-山-洱-海是大理的两大标志


    怒江从大理州极西的云龙县最边缘短暂流过,便为全州奉献了海拔最低点;澜沧江则在云龙、永平、南涧群山深处蜿蜒南下,还顺道接纳了两条重要支流沘江和黑惠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2B1A53848A654CE75BA54222E65DC90B8F369A82_size237_w1080_h1442.jpg


           丙中洛怒江大拐弯,奔腾的怒江继续往南流经大理云龙县。


    “三江并流”的另一个主角金沙江更在大理州走出了独特之路:在丽江石鼓的“长江第一湾”她掉头北上,但流经虎跳峡、绕过玉龙雪山后又重新南下——直到丽江-永-胜-和大理-鹤-庆的交界处,金沙江又猛然向左拐出一个90度大弯,从此奔向东海不回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816F727553F989CFA86429D2D5F7C12395D69FAF_size529_w1080_h1620.jpg


                              云龙太极湾


    对东南亚影响深远的另一条河流红河(中国境内段称元江),也在巍山县滴水汇源的。元江流出大理州不远,便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冲出了元江宽谷——这是云南另一个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风-花-雪-月”的肌体

    名山大川为大理州搭建好壮阔的舞台,而在这闪亮的聚光点下,独占C位的大理市光彩夺目。大理的“风-花-雪-月”,称赞的便是苍-山-洱-海间的大理市;在这诗意无限的词-藻背后,大理市的地理密码也暗藏其中。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65DE17DFB82E05460F2083B559BFF2D1CCD22270_size97_w1080_h1439.jpg


                     苍-山-洱-海构成了大理的主景观


    风即“下关风”。沿着西洱河在苍-山-和哀-牢-山结合处冲出的峡谷,稳定的西南风吹了进来。这条风廊道的底部,便是继续西行去-印-缅-的天然通道。直到今天,洱-海西南角的下关仍然是云南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大理市的市区也在此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C705B71F4316369407A9A981914B257DF749B2E9_size316_w1080_h1620.jpg


                         下关是大理主要城区所在地


    花为“上关花”。关于它众说纷纭:按照《徐霞客游记》的描述很有可能是一种木莲花。“户户养花”的风俗,大理充足的日照太好养花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A7F40D08D0E3770A48418CE0169CF4CEE188B362_size430_w1080_h1625.jpg


                    大理充足的日照非常适合花的生长


    雪是“苍-山-雪”。大理的纬度和桂林、福州相差无几,降雪只有海拔极高处才能存下。正好,苍-山(点-苍-山)平均海拔3500米,自北向南十九座山峰中,主峰马-龙-峰更高达4122米。如今苍-山积雪只有冬日才能看到,但高峻的山脉仍是大理市的天然屏障,也是不可多得的生态宝库。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92F4A0DE015AC17B9296B81A0F3DEE8D50A3AC38_size342_w1080_h1556.jpg


                 白雪覆盖的苍-山脚下,耸立着-崇-圣-寺三塔。


    月乃“洱-海月”。苍山十九峰夹出了十八条溪谷,淌下的清澈山泉和弥-苴-河等河流一起,灌出了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也为大理培育了丰富的水产资源。而在洱-海西岸,苍-山东麓的平缓坡地还捧出了开阔的耕地资源,这一切都让环洱-海地区成为人们聚居的地方。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E0E70273E983669D436909F0CE74A12E80A03668_size265_w1080_h1439.jpg


                      洱-海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


    奇经八脉,江湖风云录


    “昆明池”时代

    剑川县的海门口遗址孕育了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文明。而在-洱-海地区,东岸的鹿-鹅-山遗-址、西岸的磻-曲-遗-址……也为后人铺展开几千年前先民们耕种打鱼的生活场景。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23DC18B4C81202BA9F89601400D2547A58F62168_size423_w1080_h3094.jpg


                      剑川剑湖周边有不少优良的田地


    出使西域归来的博-望-侯张骞告诉汉-武-帝,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见到了四川出产的蜀布、邛竹,并让汉-武-帝对西南边疆产生了浓厚兴趣。公元前109年起,大汉-帝-国先后发动巴蜀兵数万人,击溃云南境内多个部落,将云南大部分区域纳入了汉-帝-国益州郡的版图。


    这段古老的正史还有两个浪漫的小插曲。相传汉-武-帝听闻“彩云南现”,派出使臣,最终在今天祥云县的云南驿追到了彩云,“云南”之名便由此而来。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88A38787FCB568AC70173E57F7955056FD6E49A2_size368_w1080_h1620.jpg


                            云南驿古镇


    洱-海古称昆明池,汉-武-帝在长安城西南郊外开凿人工湖,并且安上了昆明池的名字。1800年后,乾-隆-皇-帝仿汉武旧例,将-北-京-颐-和-园的-金-海改名为昆明湖——这些文化景观的历史源头都出自-洱-海。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94852FE4DF2115FF29A65B967B2384013064129A_size251_w1080_h1601.jpg


                          大理-洱-海-海-舌-公园


    云南中心时代

    虽然早就编入郡县体制,但长期以来,大理和中原维持的还是类似于-羁-縻-统治的关系。初唐,南诏国发迹于巍山县,后经四代-国-王励精图治,于公元738年统一六诏,成为大理的实际统治者。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73D80417633A8F5921831621A28EA216C9E51ADA_size149_w1080_h1439.jpg


                    大理巍山县巍宝山,南诏发迹于巍山县。 


    南诏不仅在唐和吐蕃的夹峙中游刃有余,鼎盛时还将疆土向南推至安南(今-越-南-北-部),国-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一带)也是整个云南的统治中心。南诏又积极地和大唐发展友好关系,“云南第一碑”《南诏德化碑》记录着与唐和好的心愿,“留学生”也一批批派往成都修习华风。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535810BD257A005D22D8E9ADE714590BD8E11216_size128_w1080_h683.jpg


                 南诏德化碑复制品,巍山南诏博物馆藏。


    公元937年,云南迈入了大理国统治时代。除了继续接纳儒家文化的洗礼,大理国还“自上而下”地推崇佛教,段-氏-皇-帝-出家甚至被写进了武侠小说。因为地处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交汇处,大理国不仅这三大流派都有,还在密宗的深度影响下发展出颇具地方特色的-阿-吒-力佛教,细-腰-阿-嵯-耶-观-音是该派的代表圣像,大鹏金翅鸟也被奉为保护神。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D85C7A9F067A65A62E09B736F86C45731CB3D298_size110_w991_h1321.jpg


                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云南省博物馆藏。


    如今,描绘大理国王礼佛、可与《清明上河图》媲美的《张胜温画卷》珍藏在了台-北-故-宫;但在大理州各地,一座座密檐式白塔也在向后人展示着昔日“妙香佛国”的风采。

    茶马古道时代

    公元1253年,大理国倒在了-蒙-古-大-军-的铁蹄之下。元朝设置云南行省,并将-统-治-中心东迁昆明。大理自此告别了“云南老大”的地位,但是历史的惯性和地缘的优势,让其仍是当之无愧的“滇西第一城”。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F1DE610F9AC6E208E826B2713DFBFE069C51B6BC_size184_w1080_h1439.jpg


                      空中俯瞰苍-山,巍峨雄壮。


    南方丝绸之路的灵关道和五尺道在大理州境内交汇,再合为博南道继续西去,对于行走在茶马古道和盐马古道上的悠悠马帮,大理是他们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当徐霞客在明末造访大理时,他惊喜地发现三月街“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75B5AB76DDD2E474990BB23C469111757CF8F3F7_size297_w1080_h1439.jpg


                        大理沙溪古镇,玉津桥。


    晚清的大理故事多了国际色彩。1904年法-国-人-田-德-能来到宾川县的朱苦拉村-传-教,种下了中国最早的咖啡树。喜-洲-商-帮-创制了下关沱茶,“川销滇茶,缅销川丝”,一步步走上了云南-南洋商路的巅峰。二-战-时-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能够为国家输xue,必经之地的大理正是一处极其重要的xue泵。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50E3DDACB72422BE2F57453CB9DE8CD1240F76F1_size418_w1080_h1621.jpg


              大理喜洲古镇,每年春季洱-海边大面积油菜花盛开。


    渔樵耕读,生活在江湖


    大理拥有“渔樵耕读”这四种古老的职业,正好浓缩了东方传统生活之美。今天在大理,“渔樵”因生态保护等政策几乎中断,“耕读”的田园村落,仍然在苍-山-洱-海间描摹着水墨画卷。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6F2864D5BA035E98E1463C606FF239244362C36D_size159_w1080_h2431.jpg


                  大理鹤庆黄龙潭,宛若一幅水墨画卷。 


    最醒目的莫过于耸立在村口的大青树。它们大都是高山榕,老人们将其看做风水树,枝叶的长势昭示着村子的兴旺程度和未来走势。

    街场差不多是大理村子的另一个标准配置。有些小村的街场干脆是十字路口旁的一块小平地,有的街场一旁则有引苍-山-溪水而成的公共洗菜池:大家刚从地里摘下来菜,顺手一洗就摆起摊来。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2C61E1FD2E77886654D538B827D87CD975563B7D_size103_w1080_h720.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1C013438F2470A23001F5C595E370D68E3345265_size135_w1080_h735.jpg


               上图:沙溪古镇古桥;下图:沙溪古镇古戏台。 


    白墙灰边外观的白族传统民居镶嵌在绿色田野,别提有多清新脱俗了。它们的基本结构为“三坊一照壁”围成的四合院,最特别的是大照壁的四字题书,有些是“耕读传家”之类的家训,有些是“玉洱银苍”之类的风景词,有些是“彩云南现”之类的历史典故,有些则和主人家的姓氏有关。比如李白号称青莲居士,李家人便可在照壁上骄傲地题写“青莲遗风”……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25275A67538B5E07ACF5A1FD5840A9FE1E912897_size312_w1080_h1439.jpg


                 喜洲古镇有不少白族古建筑,严家大院一角。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理的美食也是一个江湖。

    苍山上的杜鹃花和野生菌要挑准季节才能吃到;用鲫壳鱼和酸木瓜等烹制的酸辣鱼一年四季都可品尝;生皮是从“火-烧-猪”身上直接割下来的半熟猪皮,大快朵颐间有一种粗犷的田埂美;梅子泡酒文雅地缓解了米酒的冲头感,甜甜的梅子味又像“风-花-雪-月”一样让人沉醉。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C3D57B29D5E99AB2B2CE0B24B36EC062B4A4ED6C_size101_w1080_h720.jpg


               上图: 野生菌火锅;中图:生皮生肉;下图:喜洲粑粑。


    不过大理最具江湖气的地方美食,数来数去还是-乳-扇:这种晒干的奶酪制品,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南下-攻-打-大理国的草原大军!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052F9094A4BD17459040D54E3F23F7FF0232CC7E_size119_w1080_h1439.jpg


                    乳-扇-是一道江湖气很浓的美味


    在这充满着人情世故和烟火气息的人间江湖之上,大理还有一片“神的江湖”。白族人有着独一无二的本主信仰,也就是每个村落各有本主庙,供奉着自己村的“本境福主”守护神。


    本主们的来历五花八门,有的是民间英雄,有的是帝王将相,有的来源于观-音-菩-萨或大黑天神等佛教神明,有的甚至可以是一块石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87D5075618654EE767ED4006B47C5790106E8633_size247_w1080_h1617.jpg


           上图:白族服饰;下图:彝族女子身着传统服饰进行乐器表演。


    斗转星移,江湖新纪元


    虽然只是一座经济不甚发达的小城,但大理一直都是滇西各地州人民外出务工或置业的首选,大理的江湖也在迅速向云南以外扩张。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7AF10887D46CC7C1BF3FD49FD3AF3F52AE1EB8DE_size389_w1080_h1943.jpg


                      大理古城,五华楼华灯初上。


     21世纪最初10年,在丽江旅游业一骑绝尘的衬托下,大理凭借着自由自在的氛围,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心中“诗与远方”的代名词。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DCAA824674D6AA8EDDEC23EF8F8B9851D64A036F_size329_w1080_h1620.jpg


    就像江湖从来都不是乌-托-邦那样,商业化的潮流并不能掩盖苍-山-洱-海的独有魅力,来大理的新移民和旅居者仍然络绎不绝。除了自由职业者、艺术家、音乐人、咖啡师等常见身份,近年来还兴起了来大理短期定居考研。


    而对于已经常住多年的“老大理”而言,往古城周边的村子(或更远的乡镇)搬家,也是他们重新找回过去大理感觉的一种方式。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10/888469E2CC934C92334A095CD382DF2DDCDE5093_size206_w1080_h1466.jpg


    今天的大理,依然是很多人的江湖场和理想国。中式风格的各种民宿、有机生活或素食体验的新农场、各式各样的创意市集……虽然侠气的大理逐渐变得岁月静好般的“小清新”,但从古到今,在山海名城大理,江湖只是换个形式存在,江湖永不落幕!(信息源自《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山一程,水一程”:画川邀您一道云游祖国的秀丽河山,和华夏自然景观近距离交流,饱览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探秘深藏浅露的古镇乡村,了解四方人文的血脉渊源,欣赏各民族的民风民俗,熟悉东南西北的美食佳肴,分享旅途中的逸闻趣事  —— 不亦乐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