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边陲的宁夏,装得下山海情

(2021-02-02 08:03:43)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分类: 山一程,水一程

西北边陲的宁夏,装得下山海情


     最近一部开年扶贫大剧《山海情》火了,剧中讲述闽宁镇金滩村三十年改天换地的历史故事,真实展露了西北大地飞沙走石的荒凉戈壁,网友纷纷评论:“演员们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029005EB94E68ADF63986E2FCE7728CE51BC95B8_size33_w1080_h519.jpg


                      《山海情》带火了宁夏/剧照


    但比起他们,我的焦点更多放在了那个被国人低估已久的地方。这一坐落在黄土高原北部,一直被视为存在感最低的省份——宁夏。

    可以说,宁夏虽然袖珍,却称得上西部之窗,我们所有对黄河古韵、塞上江南的所有想象,都足以让她是时候成为下一个爆款省份。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4D8C49532FDD2C0D7D5375F7368180596521A68D_size78_w1080_h720.jpg


                               航拍宁夏


    宁夏实在透明,关于它的都是冷知识。


    这年头,各省份刷存在感的花样方式,还得算上评比“没存在感”的存在感。当然相比起来,宁夏更像是小透明般的存在,还得靠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宁夏》冒点名头,以致于有关于宁夏的知识,很多都成了“冷知识”。


    原来《宁夏》确实跟宁夏有关,甚至可以说是专门为宁夏写的——作词人去到西海固的王民中学,被当地纯真的孩子震撼,在黑板上写下了那句“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脸……”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A6D2042C41643C4D9E736B89BD43903499889606_size211_w1080_h810.jpg


                      有一种沧桑巨变的美好叫西海固


    翻开中国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像一条十字项链,镶嵌在大西北的土地上。仅仅有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宁夏还成了内陆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C06E04B6730936DBC8238061F6FCAA785A0A35DF_size1260_w964_h698.png


                       宁夏的形状像是十字项链


    很多人说开车的话,一天的工夫就能把宁夏转了一圈,这也难怪很多人将宁夏自动归于甘肃或者陕西了,而且好巧不巧的是,甘肃还有个叫“临夏”的地方。


    “宁夏”这一名字的诗意,其实历来有之。“夏”来源于夏商周的夏朝,不是说夏朝在宁夏,而是五胡乱华的时候,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了政权,国号叫“大夏”,从此这地方就叫“夏”。


    宁夏并不是因为“西夏”得名,但西夏是宁夏的前身,是当时宋朝对西北政权的称谓,不到200年的西夏王朝昙花一现。银川就是西夏政权的首都,也是宁夏最有名的首府。银川的高光要感谢镇北堡,《红高粱》等电影带火了银川,甚至名气还大过宁夏。


    “银川”这一地名更有意思,有人说这是因为银川平原冬天退水之后出现的一片盐碱,白花花像铺着一层银子,故名银川。但其实“银川”二字早在明末清初时期的诗词里就出现了,还是形容词,寓意这片土地的珍贵美好。这座地处黄河与贺兰山之间的城市,也是自治区内出镜率最高的城市,同样是外界连通宁夏的一大窗口。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0FB849AFC3E2633157306C2F389FF4B02BF8CE4D_size83_w961_h1280.jpg


                             银川海宝寺


    去年年底,银西高铁的开通,让银川到西安的车程由过去12小时缩短为3小时,近200公里没有县城,穿越黄土高原,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继宁夏第一条高铁——银兰高铁之后的又一历史时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914B69426C4CAC1C2E0BE16729573F2B078473A4_size59_w1080_h608.jpg


                       银西高铁的开通是历史时刻


    《山海情》剧中讲述的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的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1997年,剧中“凌教授”的原型——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带着6箱菌草来到闽宁镇。半年后,第一批食用菌种植取得成功,一家示范户50平方米菇房的收入超过了27亩小麦的收入,让双孢菇在戈壁就此扎根。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A9DEDBF16A3E61A554A5496B6AC3A98A20BCF2FA_size67_w1080_h531.jpg


    剧中珍珠鸡、洋芋、滩羊肉、枸杞、双孢菇……宁夏各色特产也成了热搜词汇,原型人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西海固地区当年一片荒凉,就是山沟沟,甚至比剧中的还更穷更苦,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5C4CCC92987528276CD0C6BC7C588A8E6582C98E_size123_w1032_h720.jpg


                     剧中真实取景地也在西海固/剧照


    但闽宁镇如今翻天覆地变化,已从一个“天上无飞雀,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荒芜之地,发展成为常住居民6万余人的特色小镇。


    宁夏,名副其实的小而美。


    宁夏这地方,虽然袖珍,但丝毫不算是“小家碧玉”,用“得天独厚”来形容也不为过。她在地理上还被神秘的北纬38°完美穿过,这条线上地处黄金分割线,与美国西南部同一经纬,这一纬度地带素以神秘古老的风光大片著称。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D03C4504F4D9789876B0D7F4E531366A9361E8A7_size69_w500_h386.jpg


                         宁夏的地貌丰富多元


    高山、盆地、平原、台地、峡谷、湿地、黄土丘陵、沙漠、草原等等自然地貌都汇聚在了如此迷你的宁夏上。别看陆地面积占全国0.6%,旅游资源类型却占到了基本类型的48.4%,享有“中国旅游微缩盆景”的美誉。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5554CF35982A91BA41C580B5B5077A261585DC69_size257_w852_h1280.jpg


                           宁夏风光一览


    宁夏的风土地貌多元不止,她最独特的气质在于——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AB面。我们常以为的西北印象,都给“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景象承包了。但宁夏似乎能在固有的版式里跳脱出另一种姿态:谁说不能一半荒漠,一半江南呢?于是便有了“塞上江南”的美名。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28FC6D2955074E2491AD7B2227A44FE1A6213F62_size89_w1080_h679.jpg


                            中卫的绿水青山


    之所以在西北荒漠中独开一花,多得“两山一河”的地理格局。

    

    在宁夏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这句民歌也早已解密,黄河是母亲,贺兰山是父亲,没有它们,也就没有宁夏这般双面姿色。


    宁夏是独得黄河偏爱的一带,都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从发源到入海,流经的省区多达9个,唯独宁夏是最得天然灌溉之利的。古老的黄河穿越而过形成的宁夏自然景观,既有北方的雄浑粗犷,又有南方的妩媚秀丽。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A2FC9BB508A8CE2F594C145B462569E19775CD29_size134_w1080_h719.jpg


                           黄河眷顾着宁夏


    那座巍峨雄伟的贺兰山,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宁夏平原西部,阻挡了腾格里沙漠对土地的吞噬。同时也削弱了南下西伯利亚的冷气流。这般蜿蜒重叠的山体曲线,不仅是宁夏与内蒙古的界山,也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11196C08957E22DA703EACD66A02A65DA9C43C6D_size84_w1080_h599.jpg


                          贺兰山是宁夏的魂


    与贺兰山的豪迈雄奇不同,宁夏西南横卧的六盘山则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带之一,让南部多了几分山林葱郁的绿色生态景观。宁夏南部的固原、中部的灵武,历史上就是草原肥美的牧场,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5BEEB779494EC2E4D380145631AD5627AD38C95E_size107_w1080_h720.jpg


                          宁夏固原六盘山


    论颜值,单拎出银川就足以称王牌。一个塞外边远之地,却能有“七十二连湖”之说。有人说,银川的蓝天白云,称得上颠覆西北城市的性冷淡风。那些想到西北拍黄沙漫天大片的人,最后在朋友圈里都晒起了蓝湖,称闭塞落后才是对宁夏,尤其是银川最大的误解。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40941ADC033F405253D5991B939B00BFEC41D2F0_size92_w1080_h721.jpg


                       银川的塞上江南颠覆西北印象


    当然宁夏最为人熟知的还属北部的大漠风光。三面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以及毛乌素沙地紧紧环绕,既有以沙、湖、山、苇、鸟和鱼浑然组合的沙湖,也集大漠、黄河、高山和绿洲为一体的沙坡头,且与古长城、古墓群、古渠道、石窟等历史古迹交辉相应。


    来宁夏的人不会错过中卫八景,传说这里有个“会唱歌的沙漠”,即鸣沙山的“沙坡鸣钟”。这里的沙子一年四季都能发出奇妙的声音,如果登上坡顶,顺势下滑就能即刻听见嗡嗡的轰鸣。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37C4057AFF06B2AEE70E99BB643DB480737B1225_size91_w600_h349.jpg


                             宁夏沙坡头


    西夏王陵乃宁夏独一家,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它在荒野上光秃秃沉睡,千年从不长草也从未落鸟,独领一份苍凉。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72E66DF31DC28F40793592D2268FFA1180E8A008_size93_w1080_h720.jpg


                             镇北堡王陵


    既然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天选之地”,历史上难免纷争,中原王朝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于此碰撞与交融。

    

    在贺兰山上,大大小小6000余幅先民凿刻下来的岩画,覆盖范围几乎贯穿了整座山脉,似乎在低吟着千百年来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以及近200年短暂璀璨的西夏古国历史。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A0931A617C24FCF57D71C7C41E6275AABBB1E303_size167_w1080_h720.jpg


                            贺兰山的岩画


    地处西北边陲的宁夏,历史上更是移民地区。尤其在北宋和元明清时期,为了加强边关防务,中原地区移民的迁入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宁夏之地交织。

    

    于是漫长的历史文化变迁之中,宁夏形成了以回族文化、西夏文化为主体,丝路文化、黄河文化、边塞文化、移民文化并存共生的多元文化地带,同时也形成了兼容并蓄、开放开明的宁夏气质。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035B2427D7BDFFEBFEEF52920A79671E1F3A5EFA_size175_w1080_h703.jpg


                            宁夏回族风情浓厚


    这就是为什么宁夏时刻在颠覆我们对西北印象的源头。虽然袖珍存在感低,但宁夏绝对是中国不可或缺的西北明珠,像是兼具飒爽硬朗和水乡柔情的大家闺秀,无论历史文明还是风光景观,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尖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6C7258F3AD50BCB7CDDAD807A6055604B75C9F64_size345_w948_h1280.jpg


              宁夏贺兰山脚下拜寺口双塔,西夏时期的佛教庙宇。


    宁夏人的性情,刚柔并济。


    “宁夏”这两个字之所以让人觉得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她代表着西北文化在发声。在历史长河中,宁夏是偏远的,地域不辽阔,经济欠发达,名声不显赫。她也是寂寞的,荒凉的代名词。由于常年干旱,这片黄土地基本上是属于遥远的古梦,昏黄得像老照片,连树和草都能成为稀有的想象。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C687C25664A170F1BF4E752B38F4B6CE6ACA8088_size141_w1080_h680.jpg


                     宁夏印象,都成了荒凉西北代表。


    说到宁夏,都说要感谢那位作家张贤亮。他们像是相辅相成的元素,说不清宁夏成就了张贤亮还是张贤亮点亮了宁夏。这一出生在南京,祖籍江苏,曾生活在北京的作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代大浪潮中来到宁夏,或许他并没有想到这一待就是后半辈子的扎根。当他来了个“逆流”留在宁夏,下海创建镇北堡影视城的时候,宁夏因此构建了一个“荒凉”的文化符号。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0371D372B3339372224078E1881B7E1F4C1D7BD2_size105_w1080_h720.jpg


                         《红高粱》中的月亮门


    很多游人发现了属于宁夏的浪漫色彩,更在《红高粱》的月亮门,寻觅支离破碎的电影感。从张贤亮的宁夏文学笔触转移到西北电影,宁夏正在被世人熟知和看见。这属于宁夏的高光时刻,在其他观光地费尽心思在炫耀其旅游资源的富有和多彩时,宁夏以一种异于常态的简单朴素,甚至说是单调贫乏的生命力吸引着游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F45930A5103978112ABA28FE10CD373E9A5AAC6E_size212_w1080_h720.jpg


                        宁夏的姿态,遗世独立。


    即使平川地区生长着的冰草、芦苇和悠悠草,或者柳树、杨树和沙枣树,点缀着蒲公英花和马兰草花的原野,这些难得一见的植物无一例外以一种顽强独立的姿态,昭示着西北的精神。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6792E9856F8CB0A64BB93DAB48E6F38B2A6F0490_size98_w1080_h719.jpg


                            沙湖边上的芦苇


    但宁夏显然也不止于此。不同民族、地域人口的杂居共生,南北共融的特征培养了宁夏独具包容多元的特质。尤其在首府银川,你会诧异一座城市的想象力有多丰富。周边交界的陕、甘、蒙三省区的人,不一定去过属于他们的省会城市,但绝大多数都来过银川,这座西北地带令人瞩目的城市。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B8F4C942B285394AB0B3EF303C8FD1C5DD1C5B7D_size102_w1080_h719.jpg


                               银川夜景


    据说这里有10万浙江人创业或投资,游走在银川的大街小巷,稍稍留心你会发现街上可能操着上海话、江苏话、福建话、四川话或者湖北话,南腔北调构成银川人百态,宁夏方言在这里似乎容易失效。


    恍惚间以为置身江南,才发现宁夏这份独有的“塞上江南”的气质,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难怪会有“银川有天下人,而天下无银川人”的说法。


    这里人吃得更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夏人可以上午米饭下午馍馍,偶尔再来段顿洋芋片片。洋芋是宁夏南部地区,尤其是西吉人带头唤马铃薯的一个称呼,当地常说“洋芋比肉香”,这“土疙瘩情结”也是在先辈们饥饿年代给烙下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AFA8EB18864F30FCCF5E0DB83A2F988483FB8D44_size97_w1080_h719.jpg


                       宁夏人活得简单,吃得也简单。


    宁夏还有一种区别于广式早茶的早茶文化,叫吴忠早茶。吴忠的早茶文化并不起源于茶馆,而是拉面馆。因为回族人口聚居,吴忠商贾云集,这里曾经吸引着各处沿丝绸之路迁徙驻足停留的人,流行起“拉面馆里喝八宝茶谈生意”的风尚,其中八宝茶、拉面和牛羊肉才是重头戏,衍生出西北传统豪迈乐活的风格,截然不同于南方茶点的小巧精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949F055F0B241C40A8A7906D3E415A4CB55E5715_size996_w400_h225.gif


    宁夏的羊肉更是一绝了。坊间早有流传让不吃羊肉的外地朋友破戒的办法,就是去宁夏。这里的羊吃着中草药,喝着矿泉水长大,尤其是盐池滩羊举国闻名。宁夏人吃羊讲究浓烈硬气,宁夏人吃羊毫不吝啬吃相,啃羊蹄才是足以叹人间的奇招。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5/F74F6B1215B83E20E4CCBA0E37039ED453E09827_size573_w512_h288.gif


    宁夏人并没有活成荒凉的样子,大多被灼热的太阳躁成大开大合之人,多是乐观入世,情感充沛的性情中人。他们有久居山河的粗犷豪放,也不失四两拨千斤的文艺情怀。这里的年轻人多少会把玩乐器,民族摇滚音乐人将“花儿”“秦腔”等西北民间曲艺,嫁接出属于新一代的西北音乐人的入世态度。


    “我们怎样歌唱这条河?她还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我们拥挤,却纷纷离散,我们在生活的流淌里淹没,每一粒沙都不会变回泥土。”曾经困惑不解那些迁徙到宁夏川吃苦的人,但渐渐明白这样一份情结:正因为大多数时候,宁夏的生活似乎都具有“乡土中国”的原生态——匮乏的物质,也没法抵挡住炽热的血性。


    也许不愿意离开宁夏这片土地的人,正因为心里都有被风沙磨砺过的印迹,到哪都扯不掉那块黄色的胎记。(文章源自凤凰网旅游《九行》)


    “山一程,水一程”—— 画川和您一道云游祖国的秀丽河山,探秘不为人知的古镇乡村,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欣赏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了解东南西北的美食佳肴。不亦乐乎?

西北边陲的宁夏,装得下山海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