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2016-08-17 06:06:06)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分类: 天籁之音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优秀的音乐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远不在记忆中褪色;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叙述着跌宕起伏的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传奇。  ——题记  
   
    冯晓泉,满族,出生于哈尔滨,歌手,民族新音乐演奏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客座教授,“新民乐'的发起人及开创者。与艺人曾格格是夫妻关系。冯晓泉代表作品很多,其中家喻户晓的《冰糖葫芦》、《霸王别姬》等歌曲广为人知。
 
    冯晓泉和格格红了很多年,从《中华民谣》到《冰糖葫芦》,他们为民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们被很多人记住。“夫妻档”的事实他们从不避讳,可是关于孩子,知道的却是寥寥数人。一直以来,他们都将孩子和事业绝对化地分开,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不带他出席任何公众场合。而当一些国外的朋友了解到这些时,善意地规劝格格,给孩子留下一些童年美好的记忆吧,更何况他该获得的要比他已经获得的多很多。那一刻格格突然意识到,从小公开化的教育对孩子该是有帮助的。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孩子天生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敏感。孩子被送进幼儿园,每次老师让他表演节目时,他都会很自豪地唱父母的作品,老师惊叹,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怎么音准会这么到位?在老师向冯晓泉讨教原因时,这个当爹的没有了半点儿当爹的样,笑呵呵地告诉老师:“儿子是我和格格最忠实的歌迷,他最爱看的电视就是我们的演出录像。”儿子用崇拜的方式爱着爸爸爸爸用细节留住
 
    儿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冯晓泉戏称,自打有了孩子,他家一点儿秘密都没有了。晓泉和格格为了便于事业的发展,有了专业的录音棚。但他们很少向别人提起录音棚的事情,天真的儿子却丝毫不顾及这些。越是人多的时候,他越是张罗着给自己录音,“别看孩子只有3岁,他的作品可不少了,作为父亲,我想我该尽最大可能的为儿子留下他童年的点点滴滴!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曾格格,原名曾昭斌,出生于北京,满族正黄旗,青年演奏家,自1997年起在国内外大力提倡及推广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巧妙的把竹笛洞萧,弯管笛,葫芦丝,西藏竖笛巴乌尺八排萧口笛,篪等乐器融汇表现于现代音乐当中,美丽的形象与高超演奏的完美结合深受观众喜爱,被海内外乐迷誉为“民族时尚音乐的代言人”“东方神笛”“新音乐的偶像”。
 

    曾格格,6岁起随父习笛,后师从何维清教授。10岁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马宝山教授。中国巴乌葫芦丝学会副会长,中国埙学会副会长。曾在世界多个著名艺术殿堂传播中国音乐,并举行过18场个人专场音乐会。1987年赴内蒙古参加中国艺术节,她精彩的表演获得好评,被誉为“小神笛”。大学期间师从著名笛子大师赵松庭教授、王铁锤先生、张维良教授。200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班。作为华人世界的优秀笛箫演奏家,曾格格的艺术足迹踏遍世界各地。1993年把失传千年的玉笛,玉箫搬上舞台,演奏著名的敦煌千年古曲《伊州》《箫韵》。被海内外观众爱称为“千年玉笛第一人”“玉笛圣手”。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2001年1月23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天上人间》。向人们展示了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最新结合的开始。向全球的华人展示了民族音乐的创新。使“新民乐”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认知。2008年与丈夫冯晓泉被奥组委选为奥运福娃海外宣传形象大使,制作了一套极具特色的福娃埙,并被奥组委永久保存,并且二人一起前赴英超联赛表演曲目《喜洋洋》。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事实上,曾格格在演奏的风格上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从传统的“丁”字站步,到融入歌舞等多种音乐元素的新民乐形式,曾格格说,她最初是得益于1993年应敦煌艺术剧院邀请参演“敦煌鼓乐”。那是第一次把千年玉笛、玉箫搬上舞台,她从中领悟了眼神和肢体语言在音乐表达中的独特作用。
 
    无论是孩提时对笛子的“逃避”,还是中学时对冯晓泉最初的“敌意”,曾格格后来的转变都可以归结为是“魅力”使然。前者是音乐与声音的魅力,后者是人格与才华的魅力。精通笛、箫、埙、笙等众多吹奏乐器的曾格格说,她最喜欢排箫的那种极富性感的音色。在冯晓泉和曾格格合作的专辑《天上人间》里,你能发现兼糅并蓄的音乐元素,能领略到更富有节奏、更具有开放和互动性民乐形式和其中
 
    爱情打破恋爱诺言。“格格”在满语中即公主,在这位可爱的小公主6岁时,父亲开始教她吹竹笛。虽然她天赋很高,可还是免不了受到父亲的严格训教:有时动口,有时还要动手。一日她玩得尽情,认错态度还不老实,父亲被气坏了,拿擀面杖打她屁股,她一双小手护驾被打肿。
 
    再大一点,终于,曾格格传承了父亲对笛子艺术的热爱和悟性。不仅如此,她还拥有了父亲所没有的幸运:1982年,她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的附中。也就在这一年,曾格格遇到了终身相伴的人——冯晓泉,这个最终以《中华民谣》、《冰糖葫芦》等歌曲的创作成名,之前又早在民乐圈里颇具名气的大男孩。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和曾格格一样,冯晓泉也是6岁起开始学习乐器,同是父亲为启蒙老师,是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吹奏乐,又同在中国民族乐团工作,同样,他小时候也很调皮,一开始不爱学东学西,但他天然悟性极高,又极聪明,什么东西,沾手就会,“也因此,我小时候就比格格少挨很多打了!”冯晓泉有时就当着外人的面气曾格格。
 
     相恋本自天成。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一年曾格格11岁。开学那天的下午,一个师哥来为刚下车,在校门口筋疲力尽的格格提包——他就是冯晓泉,比她早到一年。就这样,上天的缘分让他们相识了。
 
    格格眼中,当时的冯晓泉是一个大哥哥的样子:经常会穿一身运动服,整天跑来跑去,身体特别好。其实,在初中和高中的5年多时间当中,格格没有和冯晓泉有过多接触,“也因为当时他眼中的我们都太小了,呵,他那时喜欢跟同届的或更大一点的孩子一起。”
 
    “甚至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晓泉印象特别坏,因为他总在班上出坏主意,所以我觉得他是个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后来,我慢慢地了解到他其实学业非常优秀,连续3年6个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专业课也全部5分。而且,他不是死学习的那种孩子,踢足球、跳高、速滑、短跑样样出色,经常听老师把冯晓泉当作榜样来教育其他同学,所以我对晓泉的看法也慢慢地改变了。”
 
    就这样,两人都上了大学,也在一个学校。此时冯晓泉还是大曾格格一届。但也就是在这时,冯晓泉开始找曾格格玩了。冯晓泉是保送的,所以他每天没什么压力,跑到格格那献殷勤就成了家常便饭,和她说些“哎,你那个地理复习怎么样,你那历史复习怎么样了”的话,曾格格知道他是故意来没事找事的……“哎,这个星期六你能不能看我们去踢足球?”就这样,慢慢地,他们的接触多了许多。
 
    随着对冯晓泉接触机会的增加,曾格格越来越全面地了解了他,她开始慢慢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语言,而且冯晓泉很会关心人,对她也非常好,于是——恋爱开始了。·冯晓泉的爸爸最初很反对晓泉在上学的时候谈恋爱,发现了冯晓泉有陌生女孩的来信和来电之后,他开始百般盘查。“亏得晓泉聪明,要不然,不知道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起呢?”曾格格开始笑着调侃起来。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恩爱修炼得来。回想最初两人所受的苦,冯晓泉心里无限感慨:“我刚分到中央民族乐团时没房子,没办法,我就租了一个地下室。”冯晓泉深切地记得,那个地下室没有窗户,没有阳光,甚至没有通讯信号,9平米的房间,处处传来发霉的气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惟一让他感到欣慰的就是曾格格一直陪在他的身边。
 
    “当时我每天在家里创作,一心一意地投入其中,所以格格有的时候要出去参加一些演出来赚点钱。因为没有办法,有时候也得生存嘛。格格常去王府饭店、三里屯、天伦王朝等地方演奏唱歌,每天总是大半夜才回来,非常辛苦。”看着曾格格日渐憔悴的面容,冯晓泉甭提有多心疼了。
 
    “经过半年多的苦捱,我终于创作出了凝聚着心血的一批歌曲。当时是92年。我准备把这些曲子做一批歌曲的小样,然后准备把它投到电视台,投到一些唱片公司。可是这要花费四、五千块钱,我当时所有的钱加起来也只有2500元,还差3000块钱,怎么办?到哪里才能找到这么多钱呢?难道我的心血就这样夭折了吗?”
 
    就在冯晓泉为钱发愁的那晚,曾格格回来的时候却非常兴奋和快乐,她的手里拿着不知从哪里凑来的一把钞票,冯晓泉当时一看就傻了:那是些什么样的钱呀,最大面值50块,还有10块的,5块的,甚至还有几毛的……他不知道格格是经历怎样的艰辛才凑到了这些钱。接过钱,冯晓泉哭了,他感觉那钱浸透着浓浓的爱意……
 
    苦尽必然甘来。终于,《中华民谣》、《霸王别姬》出名了,冯晓泉也走出了困境,两人的生活进入了新境地。 在曾格格的回忆中,每次想起从前,都会感到一股甜甜的味道涌上心头。因为她发觉,勇敢地喜欢一个人,真的是人生最甜蜜的事。
 
    “其实在我后来这么多年的音乐道路上,她也是我第一个听众,我觉得她对我的支持是非常大的。”回首曾经和曾格格一起走过的日子,经历的酸甜苦辣,冯晓泉内心充满了对格格的爱和感谢。曾格格总是问冯晓泉一个相同的问题:你爱我吗?面对她这样的问题,冯晓泉总是不好启齿。但他心里想的却是:谢谢你给我全部的爱,所以,我要今生和你一起走,走过轮回的四季,走过人生的坎坷,一直爱你到白头。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冯晓泉和曾格格双双登台,真情合唱了一首《手心手背》——至此,这一对人间仙侣开始为更多观众熟知,为他们喜欢,并迷恋上他们可爱、绵长的一世恋情。
 
    由曾格格、冯晓泉共同演绎的新歌《不倒翁》神秘上线各大网络。一时虏获了不少网民的好奇心,这是冯晓泉曾格格的夫妻作品中第一次出现“第三人”,听过《不倒翁》歌曲的网民也会发觉这个孩子的歌份比重还真不小。当然也只有这对神仙眷侣的至爱宝贝---儿子才能请得新民乐圈里举足轻重的人物甘愿为其陪衬做绿叶了。父母爱孩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明星也一样,早闻众明星为孩子写书、为孩子献歌,但是一家三口共同献声一首歌看来还是音乐圈里的头一遭。歌曲《不倒翁》中,曾格格冯晓泉的温柔献唱与孩子的稚嫩童声温暖呈现相得益彰,幸福三口的温馨演绎给新年的歌坛倍增新意。与其说是夫妇俩献给宝贝的歌,不如说他们献给全天下三口之家的幸福之歌。
 
    谈起儿子,已为人父母的曾格格冯晓泉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满足。这对音乐圈里的金童玉女,充分享受着儿子带给家庭的天伦之乐。 文中部分信息源自百度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美极了》 作词:金明 作曲:冯晓泉

                          

                           演唱:冯晓泉、曾格格
                            

                               你还在等什么
                               想唱就来吧
                               跟上爱的节奏
                               向快乐出发
                               幸福都会开花
                               四海是一家
                               心贴心手挽手
                               歌儿飘天涯

                              

                               Rap:我也曾经在乎所谓的人气
                               就像蜜蜂它很在乎花蜜
                               歌曲上线有想要的点击率
                               多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可是恒星都会变成蒸汽
                               没有谁能做到永远第一
                               神马不过是浮云的花絮
                               真正的美就是美出你自己

                               美极了 美极了
                               美美 美美 美美

                               你还在等什么
                               想唱就来吧
                               跟上爱的节奏
                               向快乐出发
                               幸福都会开花
                               四海是一家
                               心贴心手挽手
                               歌儿飘天涯

                              

                               美极了 美极了
                               美美 美美 美美

 

               冯晓泉、曾格格——金童玉女,苦尽甘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