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祖的遗产(5)—— 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

(2016-08-25 06:06:06)
标签:

创造生活

珍惜生活

享受生活

分类: 寻踪访古

           先祖的遗产(5)—— <wbr>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

                                 ❶农民保护珍贵金简
  

    在河南省博物院中,有这样一件文物,它呈长方形,厚度仅1毫米,上面錾刻有63个字。这件看似平常的文物却与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武则天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武则天的乾陵至今仍未打开,所以它是现存唯一的属于武则天的文物。在这件文物上的字里行间中,隐藏了许多和武则天有关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它的发现为了解唐代的历史风貌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那么这件后来被研究者定名为“武则天金简”的文物,是如何发现的?它为什么会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呢?
  

    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的农民屈西怀,与其他社员一起到嵩山峻极峰植树造林。屈西怀在石缝中发现一件奇怪的东西,有点像包糖果、点心用的纸,外边还有金色的装饰。屈西怀把这件东西拿回家,村民发现这件东西可能是一个金片,上面还有一些看不懂的文字。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两个山东的文物贩子来到屈西怀的家里,要求购买这件宝物,开价10万元。

 

    1982年,我国已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屈西怀知道这件事,他坚定地拒绝了文物贩子。文物贩子一看此情,竟然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下血书,承诺如果这件金片卖出以后,所获收益的一半分给屈西怀。即使这样,屈西怀仍然没有动摇。后来文物贩子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放弃了。之后屈西怀通过表叔,将此事汇报给唐庄派出所,派出所又汇报到县政府,7月10日,县政府就派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屈西怀的家里,征求他同意以后,就把这件文物取回县里,保护了起来。
  

    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经过初步的研究,确定这件文物是一个金简,再根据上面的文字,为它取名为“武则天金简”。最初在为这块金简定名时,曾用过“武则天除罪金简”这一名字,有人认为,武则天一生罪孽滔天,为了权力不惜牺牲掉自己的孩子,所以晚年的武则天深感不安,怕自己不能升天,落入地狱受苦,她听说做一块金简,把自己的罪过刻在金简上,埋在嵩山上,就可以除去罪孽,于是才有了这枚金简,但是后来的研究否定了这一说法。1985年,武则天金简从登封县转移到了河南博物院。2007年,武则天金简被专家评为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先祖的遗产(5)—— <wbr>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

                  
 ❷金简内容弥足珍贵

 

    武则天金简长36.2厘米,宽大约8厘米,厚度仅有1毫米左右,重223.5克。金简的正面錾刻有63个用楷体书写的字,内容是“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落款是“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专家研究,前面39个字是金简的主题部分,写了投简人以及投简的目的和地点。后面落款部分的24个字,说明了时间以及代为投简人的姓名。第一个“上”字应该指的是“大周国主武曌”,大周应当是武则天称帝以后所用的国号。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宣布改唐为周,称自己为圣神皇帝,改元叫天授,在神都立武氏七庙。然后废皇帝李旦为皇嗣,改大唐的宗庙为武德庙。这里的“曌”字是武则天新造的字,是她给自己取的名字,“曌”字的意思是日月当空,光照万物。后面的文字是武则天所说的话,“小使臣胡超”是代为投简人。“好乐真道,长生神仙”的意思是,武则天喜欢道家的法术,相信长命百岁,“中岳嵩高山门”应该指的是通向神界的门。“三官九府”是指神仙各界,“除武曌罪名”中的“罪名”,指的是道教认为人的一切灾祸、病恶都是由于人的原罪造成的,只有除掉了这些原罪,人才能够长生不老。时间标注为“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指的是公元700年的七月初七,武则天派一个叫胡超的人来到嵩山的峻极峰上,为武则天祈福。

  
在我国的考古发现中,考古工作者曾发现过玉简、银简等,但金简只有武则天金简这一枚。河南博物院在2008年的时候,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对武则天金简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体检”,发现其成分包含金和银,比例为9:1,这就反映出唐朝宫廷对金子的加工工艺非常高超。武则天金简的制作工艺包括锤揲、錾刻和砑光,从制作的精良上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简是中国先秦包括汉代主要的一种书写工具,纸张出现以后,慢慢地取代了简和帛。

 

    道教产生以后,简开始成为道教的一种书写的用品。道教中有一种投龙简,古代为了祈福消灾,往往举行一些道教仪式,当仪式结束以后,要禀报三官,也就是天官、地官和水官,这时就要制作投龙简,一通投到名山之上,一通埋入土中,还有一通要投到水里面。武则天金简发现于嵩山的峻极峰上,从这个位置来看,应当是投龙简,而且金简上文字的格式也符合投龙简。之所以要用金子做简,是因为据《无上秘要》记载,“紫度炎光神玄变经者,非紫度炎光有本文,乃是神经自生空虚之中,凝炁成章,玄光炎映,积八千年其文乃见。太微天帝君以紫简结其篇目,以金简正书其文。”意思是金简是用来书写道教的神圣之文的。而且金简在唐代是稀有之物,唐代的典籍明确记载,一品以下官员不得用纯金和纯玉。武则天用金做简,表明了她神圣的地位。


           先祖的遗产(5)—— <wbr>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

                                ❸留待后人继续研究

   

    田凯认为,武则天选择在嵩山投金简,和嵩山的历史地位有很大的关系。嵩山位于今天河南省中部的登封市境内,东依河南省的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与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山西的恒山、湖南的衡山并称五岳。西周的时候,周公在嵩山测定日影,立定天下之中。周公为什么要在这里测日影,定天下之中呢?西周建立以后,武王很快就过世了,出现了三监之乱。

 

    平定三监之乱以后,成王就派周公到河洛地区建一座城,来震慑、镇压叛民,稳定东方。周公要选择天下之中来建这座城,他在当时嵩山脚下的阳城测定日影,认为这里就是天下之中,因此选择在洛邑建都来震慑东方。到了东周平王的时候,正式称嵩山为“中岳”。到了秦朝的时候,秦始皇还在这里建了太室祠进行祭祀。汉武帝曾经亲自到嵩山,登上峻极峰进行祭祀。

 

    东汉安帝的时候,又在太室祠的前面建了太室阙。由此可见,所有历代统治者都认为嵩山在五岳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同时嵩山又是道教之山,许多道教的名士都在这里修道成仙。比如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跟着浮丘公在嵩山修道了30年,之后驾鹤升仙。《后汉书·刘根传》记载,刘根是荥阳颖川人,他隐居在嵩山之中,许多人到嵩山跟他学道。唐代的时候,茅山宗第11代宗师潘师在嵩山修道20余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曾多次参访问道,并且在嵩山为他还专门修建了崇唐观,还修建了精思院。
  

    除了嵩山特殊的历史地位之外,武则天选择嵩山投金简,和她在嵩山封禅有很大的关系。唐朝进行封禅,一共有3次,分别是唐高宗带着武则天封禅于泰山、武则天在嵩山封禅、唐玄宗在泰山封禅。之前古代帝王进行封禅活动,女性是不得参加的,武则天告诉唐高宗,天代表男性,地代表女性,所以封禅要改革一下。于是唐高宗就带着武则天一起到泰山去封禅。唐高宗到泰山顶上去封,武则天率领女性在泰山下来举行禅礼。唐高宗去世以后,武则天建立了大周,公元696年,武则天在嵩山举行了封禅活动。封禅以后,武则天改嵩山为“神岳”,封中岳神为“神岳天中皇帝”。

 

    公元699年,武则天再次到嵩山,拜谒了升仙太子庙,并在此立了一通碑,叫升仙太子碑。公元700年,武则天让武三思在嵩山石淙河附近建了三阳宫,然后多次率领群臣在这里消闲避暑。公元700年5月,武则天率领李旦、李显,以及武三思、张易之、张简之、狄仁杰等人,在石淙河进行石淙会饮。这件事情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诸位文人学士写下了许多诗篇,武则天也亲自做诗并做序,还让书法家薛曜书丹刻在石淙河的崖壁上。

 

     再来看看武则天选择的时间,是七夕节。据北周武帝宇文邕撰写的《无上秘要》记载,“太上常以正月一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一年三遣玉晨元皇太极真人领仙玉郎,诣东华青宫,校定真仙簿录。其有金简玉名者,即奏三元,随学深浅,玉童玉女,防卫其身。”意思是每年的正月一日、七月七日以及九月九日这3天,是天界校订簿录的时间,在这3个时间点上投金简,就能够上达天意。
  

    最后再谈谈投金简的胡超。唐代张鷟所写的《朝野佥载》记载:“周圣万历年中,洪州有胡超僧出家学道,隐白鹤山,微有法术,自云数百岁。则天使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自进药于三阳宫,则天服之,以为神妙,望与彭祖同寿,改元为久视元年。放超还山,赏赐甚厚。服药之后三年,而则天崩。”颜真卿所写的一通碑文记载:“长寿二年,岁在壬辰,冬十月壬申朔,访於洪州西山胡天师。天师名超,能役鬼神。”《旧唐书》记载:“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胡超原来是个僧人,早期住在庐山,后来到了南昌。这个人体貌魁伟,很有法术,武则天和唐高宗非常信任他,曾经邀他到京城炼丹。胡超回到洪州炼丹3年,然后把炼成的丹药进献给武则天,武则天食后除却了疾病,非常高兴,改年号为久视。所以武则天请他在嵩山进行投简,就顺理成章了。
  

    武则天金简于公元700年投到嵩山上面,1982年被发现,这中间整整过去了1282年。田凯一一解读了武则天金简的本体、文字意思、历史内涵,但这只是考古工作者根据一些历史文献,根据其他的考古发掘的成果,来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个金简上应当还有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等待后人去解读。武则天投金简是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武则天最终活了82岁,这个岁数在唐朝可称得上长寿了,她投金简的目的应当说是达到了。武则天去世的时候,在乾陵立了一块无字碑,这块无字碑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历史谜团。但是武则天金简是有字的,从这里边后人可以解读武则天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信息和历史文化面貌。   (信息源自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

 

             先祖的遗产(5)—— <wbr>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

                     

                     武则天陵墓

 

 

             先祖的遗产(5)—— <wbr>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

                  

                  武则天陵墓无字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