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4年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非常惊讶,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这部让莫言感叹不已的小说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最广为流传的作品。然而,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於当地时间2014年4月17日下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辞世,享年87岁。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百年孤独》创作背景
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作品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1999年,得知自己患上淋巴癌后,72岁的马尔克斯给他的读者写了一封告別信:
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並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
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
我会少睡觉,多思考。因为我知道,每当我们闭上一分钟眼睛,我们也就同时失去了60秒。当他人停滯时我会前行,当他人入梦时我会清醒,当他人讲话时我会倾听,就像享受一支美味的巧克力冰淇淋!
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
上帝呀,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我会用梵高的梦在星星上画一首贝內德第的诗,而塞莱特的歌將会是我献给月亮的小夜曲。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
上帝呀,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会放过哪怕是一天,而不对我所爱的人说我爱他们。我会使每个男人和女人都了解他们皆我所爱,我要怀着爱而生活。
对於大人,我会向他们证明,那种认为因衰老而失去爱的想法是多么错误,我们是因为失去爱而衰老而不是与之相反;对於孩子,我会给他们插上翅膀而让他们自己学会飞翔;对於老人,我会教给他们死亡的来临不是因为衰老而是因为遗忘。
人呀,我从你们身上学会了太多的东西……我知道,人们都想佇立在巔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於攀登险阻的过程。我懂得,当婴儿用小拳头第一次抓住爸爸的手指时,他也就永远地抓住了它。
我明白,一个人只有在帮助他人站起时才有权利俯视他。我能够从你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如此之多,可事实上已经意义寥寥,因为当人们将我敛入棺木时,我正在死去。
永远说你感到的,做你想到的吧!如果我知道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看你入睡,我会热烈地拥抱你,祈求上帝守护你的灵魂。如果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看你离开家门,我会给你一个拥抱一个吻,然后重新叫住你,再度拥抱亲吻。如果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听到你的声音,我会录下你的每个字句,以便可以一遍又一遍永无穷尽地倾听。如果我知道这是看到你的最后几分钟,我会说“我爱你”,而不是傻傻地以为你早已知道。
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我会对你说我多么爱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明天从不向任何人作保证,无论青年或老人,今天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看到你所爱的人。因此,別再等待了,今天就开始!因为如果明天永远不来,你也许会遗憾今天没来得及微笑,拥抱,亲吻,会遗憾自己忙碌得只能把它们归为一个最后的愿望。保护周围你爱的人吧,告诉他们你多么需要他们。爱他们,善待他们,用些时间对他们说:“对不起”,“原谅我”,“劳驾”,“谢谢”,以及你知道的所有爱的话语。
没有人会因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记住你。向上帝祈求力量和智慧来表达它们吧,向你的朋友证明,他们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百年孤独》面世艰难
《百年孤独》这部小说的创作出版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来说却是磨难重重。他曾说,自己经过十多年的酝酿,1965年他才开始着手创作这部小说。为了专心写作,他辞去了当时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失去了经济来源,维持一家四口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妻子梅塞德斯身上。
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说,在长达18个月的写作期间,自己都不知道妻子是如何筹款维持生活的。《百年孤独》的初稿完成后,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妻子当天便赶赴邮局,准备将书稿寄给阿根廷的一家出版社。但当时一穷二白的他们却掏不出足够的邮资,夫妻俩只好先寄出了部分书稿,可谁知仓促中寄出的竟是书稿的后半部分。尽管如此,出版社的编辑在阅读书稿后如获至宝,立即请求加西亚·马尔克斯将前半部分寄往阿根廷。《百年孤独》终於问世。
红遍全球广受好评
《百年孤独》西班牙语版的第一版1967年6月在阿根廷刚与读者见面,便受到了出人意料的欢迎,短短一个星期,首版印刷的800本便销售一空。出版商只得不停加印,3年时间內共计卖出了近50万本。
此后,《百年孤独》这部长篇小说又走出西语世界,进入欧洲文坛。1968年,该书意大利语版和法语班正式出版;两年后,英语版、德语版和斯洛文尼亚语版又相继面世……据统计,《百年孤独》一书被翻译超过25种语言,销量超过5000万册。
除受到读者欢迎外,众多文学大家也纷纷对《百年孤独》给予高度评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说,《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后最伟大的西语文学作品。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美文坛领军人物之一,秘鲁作家马利奥·巴尔加斯·略萨也称赞《百年孤独》是“用西班牙语写成的最重要的敘事作品之一”。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对这部小说赞不绝口。他曾於2007年专程前往哥伦比亚参加第四届世界西语大会向加西亚·马尔克斯致敬的仪式。他认为,这本书不仅向他展示了什么是文学,还让他了解了人生。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一些作品也开始在中国出版。但直到2011年,获得出版授权的《百年孤独》中文版才终于正式与读者见面。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去世犹如巨星陨落,而他的作品终将流芳百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