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雪校级公开课《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类: 集体备课材料 |
《按比例分配问题例2》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上塘城北小学 周晓雪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4页例2《比的分配问题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根据信息填空:
1、母鸡只数与公鸡的比是4:3
(
2、六(4)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 3 。
提示:可以把男生人数看作(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
二、尝试探究: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王姨在超市购买了一个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她想配制一种稀释液
出示教材例1(课件)
师:谁知道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先同桌讨论,再指名回答)
师:那么,王姨要按1:4的比配制一瓶500毫升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呢?
3、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
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继续解答。
4、展示学生做题方法:
方法一:总份数:4+1=5
=100(ml)
=400(ml)
方法二:总份数:4+1=5
水有:100×4=400(ml)
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2.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
(1)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答题并检验。
(2)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求出各部分的量。答题并检验。
3. 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方法一:总份数:4+1=5
=100(ml)
=400(ml)
方法二:总份数:4+1=5
水有:100×4=400(ml)
本节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这节课,我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中、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让学生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学会了新知,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感受到学数学并不难,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有意提倡方法一和方法二,一般以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了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其次在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时,要学生掌握检验方法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两个部分数的比要和题中条件一致,两个部分数相加等于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