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写景方法朱自清《春》的问题解析
(2012-10-17 07:53:29)
标签:
杂谈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都是描绘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写出景物之美,关键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没的语言去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学生懂得怎么样去写景,怎么样写好景。
我们要明确,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包括描写大自然的各种景象: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描写人类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设施和物体:城镇街道、村庄住宅,学校工厂等。
其次,要按一定的的顺序写。可以按方位(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前至后,从后至前;从近而远,从远而近)。可以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先描述局部再描写全景)。可以按时间的顺序(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或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
第三,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重点地写。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一类景物,尽管具有共同的特征,但是也各有许多差异。只有对描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笔墨传神。如果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泛泛地描写或者堆砌词藻、过分雕琢,都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四,要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写景片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其中之一是,许多作家不约而同地准确、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1、描述自然景物
(3)写好静态和动态,展开丰富的联想。
【校园春色】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旗杆顶上鲜红的国旗在微微地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高大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粉红的桃花开满枝头,雪白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扇动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春天里,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质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一切••••••”这个自然段的怎样描写春天的? (3)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草图 :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教师明确:嫩、绿、多) (1) 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总结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