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上海美术学院,加快发展上海艺术产业
·孙周兴·
在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会议以及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我连续六年提交了同一个提案,即《关于创办上海美术学院的建议》;去年又提交了另一个相关的提案即《关于上海艺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此次结合上列两个提案,对上海美术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状况作整体思考,形成若干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创办上海美术学院的构想,早就有人提出,但至今未能成为现实。现在,时机越来越成熟了,市政府应从建设国际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把上海美术学院的创办列入未来五年工作计划之中。
一、上海没有独立的美术学院,是历史的错误,也是现实的缺憾。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学院是与现代大学的创设和发展同步的,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上海市至今没有一座独立建制的美术学院。虽然多所高校里设有二级美术学院(或艺术学院),有的办得也不差,也有中国美术学院张江分院(只是设计分院),但均不是独立而完备的现代美术学院。纠正这个历史性错误,已经刻不容缓!没有高水平的美术学院,不但美术积弱,艺术积弱,而且必然导致创意和创新能力低下,城市形象苍白。不能想象正在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没有一座独立的、完备的、高水平的现代美术学院。国内核心城市中,北京、天津、重庆、广州、西安均有美术学院,惟独上海没有。
美术是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在艺术中具有龙头和核心地位。美术之于艺术,如同诗歌之于文学,哲学之于人文(精神)科学。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它的精神高度取决于诗歌、美术和哲学的水准。这也正是老一辈学人如蔡元培先生等当年力推美术的原因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艺术产业和艺术品市场在最近几年来被北京和香港全面超越,艺术产业总量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虽然仍然排第三名,但与前二名的差距越来越拉大;又据统计,上海城市创新能力趋于下降,2009年上海被挤出中国创新城市前三名,这些都与上海美术和艺术教育不发达有着直接的、必然的关系。
二、上海美术学院当以现代艺术和艺术设计为重,兼备中西传统美术。上海是近代中西文明交融的产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定位体现了“现代性”和“国际性”两大特性,故上海美术学院也应以“现代”为重,重点发展现代艺术和艺术设计学科,但又必须兼蓄中西传统美术(国画、书法等;以及油画、版画、雕塑等欧洲传统美术样式),因为没有后者,前者将是无根之木。维护和弘扬古典美术传统,推动和发展现当代艺术样式,将是未来上海美术学院的双重任务。
三、另一个替代方案是:仿照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或者中国台湾艺术大学的模式,组建“上海艺术大学”。如果创办独立建制的美术学院确有困难,可考虑组建“上海艺术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和中国台湾的台湾艺术大学为我们提供了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办学新模式,值得我们参考。建议可在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基础上组建“上海艺术大学”,下设“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等,并且花五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办好“上海艺术大学美术学院”,使之成为本市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基地。
四、以上海美术学院的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上海艺术产业。艺术品市场已成为国际上最有生机的产业之一,也已成为股市和楼市之外最吸引人的投资渠道。国际大都市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城市的美术教育事业落后,没有高水平的美术学院,那么它的艺术产业就缺乏学术制度上的支撑,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城市艺术氛围。今天,没有美术学院的上海难以凝聚美术人才,难以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艺术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限制。我们认为,上海应当充分利用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好时机,尽快筹办一个独立建制的美术学院,从而为提升上海艺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提供又一个制度保障,使艺术产业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4年1月19日修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