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
我有两个好朋友,跟我讲过两个故事,都是跟儿子斗争的故事,一直觉得很有趣味,兹记录如下。
黄姓朋友有个儿子,当时15岁,初中生。小黄人长得英俊高大,比大黄好看也高大了许多。对此大黄是引为自豪的,但小黄当时的成绩不够好,快到“中考”了,大黄不免有点着急了。有一回小黄考试结束,大黄去学校接小黄,在路上问小黄:考得怎样啊。小黄正不高兴呢,就跟大黄顶了起来。大黄就斥骂小黄。小黄突然间大喊一声,向前狂奔起来,一口气奔回了家。等大黄回到家里,问小黄:你为何狂奔呀,发神经呀?小黄此时已经缓过气来,说:我不奔,就要揍你了!——大黄愕然。
我跟大黄说:侄儿不错呀,还有点儿教养嘛。
另一位杨姓朋友,香港土著,也有个儿子,如今已经上大学了。大杨自己长得偏矮胖,看起来极有福相;小杨呢,长成高个,且一表人才。等儿子长到十四五岁,大杨就让他去练跆拳道,且练成了几个级别。小杨当时大概是读高中一年级,居然就谈上了恋爱。有一天放学回家,跟大杨说:“老爸,我拍拖了”。口气有点随意,但又有点像外交辞令,官方照会告知一类的。大杨一时没反应过来,有点不知所措。吃饭时,大杨盯着小杨,心里想:真不该让你去练什么跆拳道啊。
我跟大杨说:侄儿不错呀,比我们先进多了。
父与子,代际之间,关系真的很复杂。上一代老去,下一代起来,冲突是难免的。上一代有阅历但失了活力,慢慢的主要靠回忆度日,靠对记忆的展示生活;下一代少经验但充满活力,敢于想象和创造,终归要取代上一代。上一代要的是尊重和地位,而下一代要的是理解和宽容。而无论如何,不论父子,重要的都是确认代际差异。
2013年1月20日记于沪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