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德格尔导论》中译本序

(2012-12-20 22:11:46)
标签:

特拉夫尼

海德格尔

哲学

文化

译著

分类: 若无所思

《海德格尔导论》中译本序

 

    吾友彼得·特拉夫尼博士(Peter Trawny)的《海德格尔导论》即要出版中文版,我是很高兴的,愿意在此写上几句。在德语世界,有关海德格尔思想的导引性著作已有许多种,比较出名的如珀格勒尔(Otto Pöggeler)的《海德格尔思想之路》(已有中译本)、费加尔(Günter Figal)的《海德格尔导引》、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的《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与他的时代》(已有中译本)等,可以说各有所长。而我个人仍旧愿意推荐目前还不太出名的彼得·特拉夫尼的这一本,原因大致有如下两条:

    一、特拉夫尼此书谋篇精致、比例恰当。正文部分共五章,每章均分三节,前二章讨论海德格尔早期哲学,后三章讨论后期海德格尔,我认为这是合乎海德格尔思想各个时期的份量的。学界常把重点放在1930年之前的海德格尔上,甚至有言海氏哲学无非《存在与时间》(1927年)而已,这种想法实在是过于简单了,甚至有一点粗暴了。我以为,要论对于当代和未来的人类思想文化的关切,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和作品肯定是更有意义的。

    二、特拉夫尼此书思路清晰、不落俗套。全书实际上是以“生命”、“存在”、“历史”、“语言”和“技术”五大问题来展开论述,显得比较集中,抓住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关键部位,是做问题研究,而非那种纯粹传记式的写作。这种做法的前提自然是作者对海德格尔思想诸维面有全面的掌握,同时又有深入的思考。这又谈何容易呢?从师承上说,特拉夫尼属兰德格莱贝(Ludwig Landgrebe)、黑尔德(Klaus Held)一线(这一线总的来说是轻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但他未拘泥于师门传承,而是更愿意依循实事和思想本身,故不乏创新的见识。

    因此之帮,当特拉夫尼两年前来同济哲学系任教授时,我即向他建议让人把这本书译成中文出版,收入我主编的《同济·欧洲文化丛书》里。彼特便以此书为基础,在同济哲学系用德语讲授海德格尔哲学。课后请我的研究生张振华和杨小刚来承担这项译事。他们很好地完成了翻译任务,译文品质不错——于我,这是双重的高兴了。

    我谨向中文读者们推荐特拉夫尼这本《海德格尔导论》。

 

                                                            2009年11月11日

 

 

彼得·特拉夫尼:《海德格尔导论》,张振华、杨小刚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系《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后一本,明年始该丛书改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