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2014-09-01 08:58:12)
标签:

文化

http://s4/mw690/003cLPyqgy6LFBwFJdxd3&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奉新县城东约15华里,宋埠镇西南约9华里,有一个行政村村叫锁石村,包括前村、后村、宏坊、余家、富四塘、埆塘、新龙泉、老龙泉八个自然村。帅姓人口在本村超过3000人。帅氏在奉新的祖居除锁石外还有很多处,如店上、赤岸、儒里、拔茅、南庄、楼前、榨下、罗垱、洪塘、赤墎、鸦塘、下保等,在奉新上万人。《奉机县志》(同治版)载:“在县东二十里,许旌阳逐蛟,锁此石以镇之,故名。”这里就是奉新的名门望族帅氏居住并繁衍之地。据《江西省奉新县地名志》载:“北宋庆历年间,帅璧由靖安县桃源徙居锁石(即今后村)。以后由于人丁发展,分居扩散,上述帅氏六村,统称锁石。”

“去邑城东北十五里,厥土下下于旷衍中。忽有然负土而出者,为锁石,高三尺,圆围五尺,石根蟠入无际,石面突兀凹洼,苔钱斑驳不成文,叩之铿然有声。小溪环绕如带,四望群山,积壤中蹲者、坐者、俯者、仰者、箕踞者、偃蹇者、僵卧者,皆若拱揖,而兹石独雄据其中。相传许旌阳镇蛟之石,究莫可考据,又未经高人品题,历千百年而不毁,觉独立而永贞者,非偶也。石峙余基之右,余基遂以兹石名云。”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一书中,共收录8位帅姓有才学、有声望的人物,这8人中有5人是锁石人,并且出自同一个家庭。这户人家就是清朝康、乾时期在江南地区享有名门望族之称的宋埠锁石帅氏一家。5人分别为帅我,帅我之子帅仍祖、帅念祖、帅光祖及帅仍祖之子帅家相。
    帅我,字备皆,号简斋。生于顺治五年(1648年)。帅我年少时读书勤奋,经常一日阅读上万字。他是独子,父亲怕他用功过度,经常节制他,他却私藏火种瞒着父母深夜苦读。因此,年少时他就能诗善文,声名远扬。
      康熙十四年(1675年),参加全县童生考试,得到督学邵戒子的赏识,拔为童生试前茅。稍后,江西巡抚宋荦汇集十三郡的学子考作诗和古文,又拔帅我为第一。康熙五十年(1711年),帅我到顺天府参加乡试中举。当时,一向要求很严的主考官、顺天府京兆尹赵申乔看了他的考卷之后,赞不绝口,并对人说:“吾不喜主京兆,喜得帅生尔!”
     帅我不但才学出众,而且性情恬淡,为官公正。他曾在京城待了三年,期间,考取了内阁中书,掌握着一些朝中机密,为免被人利用,他躲在一个小寺中,杜门屏迹,专心学问,不与京师达官交结。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帅我参与礼部考试,许多贵人邀他去饮酒拉关系,帅我一一拒绝了。雍正元年(1723年),江西十三郡保举孝廉方正,名单中有帅我,但他三次具文向江西巡抚白潢力辞,才未提名。
     帅我学识渊博,著有《墨澜亭集》二卷,《帅子古诗选》四卷,《简斋诗文集》八卷。他的文章融会贯通秦汉唐宋各大家,感时而作,深刻含蓄。他的诗则往往借乐府旧题记物起兴,直抒胸臆,反映人民疾苦,针砭时弊
     帅我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擅长书法、绘画,尤其精通医学。帅我学医还有一则故事:有一次,他父亲病重,久治不好,帅我焚香祷告,求神灵护  ,并愿以身代父。到了晚上,帅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仙人教给他一个医治父病的秘方。梦醒后,他偷偷地翻看医书,发现这果然是个秘方,一剂药就医好了他父亲。自此,帅我开始攻读医书,并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医生。这则故事多少带有一点神话色彩,但帅我医术之高,在当时是有口皆碑的。
     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学风的薰陶,帅我的四个儿子大都勤奋好学,文采超人,其中大儿子帅仍祖、二儿子帅念祖、四子帅光祖都是当时社会的俊才。
     帅仍祖,自幼熟读经书,虽科场受挫,未获功名,却人品清高,文著出众,在当时文坛上声望很高,著有诗文集《嗜退山房稿》,代表作为《七碗子传》。
     帅念祖,字宗德,号兰皋,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曾任湖广知县,御史,给事中,陕西布政使等职。
     帅念祖才学超人。初拣拨湖广以知县用,雍正皇帝下旨:“帅念祖气度不同,以知县用甚属可惜。卿等可于乾清门将伊考试,并询问汉九卿,有知道他者,著具摺保举。”当时在朝的汉人大臣如宰相朱轼,少宰黄叔琳史贻直,少司马李绂等都一齐上摺保举。雍正皇帝出了一道《赋得所乐在人和》的题目考他,考试时,还赐给帅念祖笔墨、食品表示礼待。考试的结果,令雍正大为满意,当天便选用帅念祖为庶吉士,参加《一统志》的编纂。
     帅念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督学浙江时,奉旨举荐人才,他所举荐的都是当时浙江的优秀人才。这件事在浙江人心里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代浙江人在讲述地方史时往往会提到他。
     清朝诗人、《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就是帅念祖在浙江发现、举荐的。当时袁枚才19岁,家境贫寒,帅念祖发现他才学过人,在廪生指标已满的情况下,破例将他补为廪生。袁枚能够成名,离不开帅念祖的点拨、提拔。
     帅念祖善长赋诗作画。著有《树人堂诗集》七卷,《博吟集》一卷。他的画技堪称一绝,他作画,不是用笔,而是用指头,这种技法,称为“指头画”,难度相当大。清代“指头画”由铁岭人高其佩首创,帅念祖是继他之后的第二位大家。
    在陕西布政使任上时,因陕西巡抚出缺,帅念祖曾代理巡抚事宜,后因遭人陷害被贬,客死塞外。
    帅光祖,字宗文,号药房,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清代史学家。帅光祖成名早,但不知为什么,中进士却很晚。还在他年轻求学时,江西巡抚白黄派人到各县招收知名学子到豫章书院读书,帅光祖和他哥哥一齐入选。
    但他乡试中举后,过了三十年才进士及第,而此时他哥哥帅念祖中进士已四十多年,他侄子帅家相也高中进士二十多年。
    帅光祖性格沉静,喜爱读书,一直到老都手不释卷,擅长写骈体文。乾隆版《奉新县志》中的人物志篇章全都出自帅光祖笔下。帅光祖与清代大诗人、乾隆名士蒋士铨有深交,互有赠诗,留下的诗文有十余卷。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继帅乃祖、帅念祖、帅光祖成名之后,帅仍祖之子帅家相又脱颖而出。
     帅家相七岁时就能作诗。及成年,已是名声在外。乾隆二年(1736年)中进士。入选庶常馆,成为《皇朝文选通考》的编修官,分校《明史》。三年后,改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其后又历任广德、蔚州、深州知州,广西浔州府知府。帅家相做官30余年,清正廉明、很得民心。
    任广德知州时,正好州内闹饥荒,帅家相向上奏请从国库拿钱按户赈济饥民,使百姓得到救助。在广德,流传着一个有关帅家相的故事:据说广德有一口潢水塘,州官贤明,塘水就澄清,州官如是一个**,塘水就是混浊。宋朝范仲淹治理这里时,塘水清过,以后就一直混浊,直至帅家相出任广德知州,塘水才又变清。广德百姓对帅家相评价之高由此可见。
    帅家相是乾隆年间著名诗人,清曾宾谷编的《国朝江左八家诗》推崇帅家相为第一家。他学诗以《诗经》为本源,专攻汉魏唐诸大家,效法杜甫,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意在得其精髓。他早年周游四方,后出为地方官,出塞入边,走了很多地方,所以他诗中常借山川风物抒发激昂慷慨之情。
    帅我一家三代连出五位名人,不仅是帅氏一门的骄傲,更是奉新人才史上的佳话。这种人才聚于一门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http://s11/mw690/003cLPyqgy6LFBNAm825a&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http://s11/mw690/003cLPyqgy6LFBTpLKyca&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锁石旧有帅氏创建的家族花园锁石园,帅方蔚题《锁石园》诗云:昔日芳园无限好,今日荒园惟绿草。草色离离互败垣,前贤蕴藉谁为道。我来过此每踟蹰,为忆昔年独倾倒。昔年风景最婆娑,酒军诗敌时时过。侍儿相赠玉条脱,坐客不偷金叵罗。主人辄击珊瑚碎,宾从奚论珠玳华。如何舞罢歌残后,胜迹一番尽乌有。五典徒存左史书,一觞谁置右军酒。只今曾见故园人,惟有桥边一株柳。美景良辰底可论,只应父老尚能言。空庭断砌无人过,半亩苔痕绿到门。里之西二里许,建有显教寺,村中还有古戏台。这些古建筑已被岁月风雨侵蚀殆尽,踪影全无。但始祖、始祖母墓保存完好 。帅氏宗祠也还在风雨中飘摇,官厅等十几幢徽派联排古厅堂只剩下外部轮廓,屋顶、梁柱、墙体大多摇摇欲坠。

 

http://s6/mw690/003cLPyqgy6LFDE0FaRa5&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锁石教育事业也曾辉煌,古代办有不少私塾,在帅氏祖居锁石之西约2公里,有帅氏家族创办的奉新有名的龙泉书院,帅振显撰《龙泉书院记》云:锁石有龙泉书院,距居之西四里许,昔茂英公所创以延名师课子处。山郾蜒而来,若断若联,水潆洄而出,似留似去。右有泉深不可测,清泠翁出,四时不竭。昔年龙潜其间,故曰龙泉也。左有逶迤曲水,紫石横滤,止而不流,溢而中注,其声铿铿锵锵,若征恍乎琴音之悠扬。后有土城,平广数里,可供远眺,群山耸翠,众壑涵清,浮云、越岭、西山、虬峰之秀盈目,文光朝拱,剑气夜冲,秋月春风,皆足以涤肠而生文思,以此吟哦其间者,日宣公、应和公、以达公、用昌公、继而以文章科甲鸣者,中丞公、鹤亭公、只廷公、如之公,近则周长公、于孙公辈,莫不钟是地之灵以成人杰,今旧院倾秀,遂迁显教寺于其所,然迥思诸先达俱潜修其地而致飞腾,不可以不记。清雍正二年岁在甲辰秋月,发支振显书。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办锁石小学,附属初级中学,普通高中,现在初中也已并入宋埠初中。只剩下锁石完小,但也还是宋埠学生最多,规模最大的村级小学。故此校园已卖私家,不禁使人顿生“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悲

http://s3/mw690/003cLPyqzy6LGp4Fqbo02&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http://s2/mw690/003cLPyqzy6LGnS2mchc1&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锁石及周边山清水秀,林茂池清,风景十分美丽。明永乐十六年(1418),吕爰正为之撰写过《锁石八景诗序》云:“邑之东半舍许,有胜地曰锁石,佳山秀水,茂林清池,良田沃壤,映带左右,甲族帅氏居之。族之彦曰石泉,读书好古之士也,余因访之。出示其八景之诗,皆善鸣者之所作,请予序之,遂与石泉偕其昆季览八景之胜,乃援笔而叙其实。

    其一曰锁石仙踪,在居之东半里平冈之上。奇石平正,圆若柱石,上有巨人迹,故老相传,有仙人游于此而留记焉。

      其二曰龙溪胜概,居之西有龙安山,山下清溪波光浩荡,虹桥架水,古庙临堤,岸芷汀兰,羽翔鳞跃。昔传灵物气腾,是溪之胜概犹存焉。

      其三景者,昔因久雨水涨,忽一僧履漂来,止而不去,时人异之,越二日雨止,痤于其处,命工作石塔以镇之,每西日返照,晴晖晃曜,故云石塔斜阳也。

     其四景者,前溪横流,北岸地势盘曲,深潭澄碧,东风解冻,好雨润物之时,新涨弥漫,暖风淡荡,天光上下,云影徘徊,可以流觞濯缨而畅叙幽情,故曰塘湾春水也。

     五曰远寺霜钟。里之西二里许,有寺曰显教,松柏苍翠,楼殿岧峣,月落乌啼,霜花傅粉,钟声如鲸鸣,足以醒春梦也。

     六曰小桥秋月,门外清溪如练,舆梁平坦,时当金气横空,瑶光灼酉,冰轮碾碧,素影浸波,临流赋诗,掬水弄月,清气袭体,尘虑俱消,令人心旷神怡矣。

     其七景者,居之前、后村,青山盘旋,林木繁茂,樵人往来其中,相呼相唤,以薪以蒸,斧声丁丁,山鸣谷应。两山之间,清涧泓焉,群鱼聚焉,渔人移棹设网,把钓收纶,樵者、渔者行歌相答,遂其山水之乐,故曰山涧渔樵也。

      其八景者,所居之外园圃环匝,树林森然,春和景明,花红柳绿。于斯时也,宜乎诗人、酒侣,吟赏嬉游,共乐清时,穷其胜事,故曰园林花柳也。

     夫景物之胜固佳,人材之盛尤美,观石泉之宗族,蕃衍盛大,贤才辈出,奕叶腾芳者,实由夫溪山之钟奇毓秀,前代之积善余庆而致然也,此锁石所以有八景之佳,致士君子所以八景之咏也。予不文,重石泉翁之请,故述其概,以弁群玉之首,是为叙。

http://s16/mw690/003cLPyqzy6LGredaBF5f&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http://s14/mw690/003cLPyqzy6LGreXA3H1d&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http://s7/mw690/003cLPyqzy6LGrfOPk2a6&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http://s7/mw690/003cLPyqzy6LGrRvqL4c6&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http://s8/mw690/003cLPyqzy6LGrScyKX87&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http://s11/mw690/003cLPyqzy6LGrSFMmeda&690 图\文 海昏江畔" TITLE="走马观花锁石村  图\文 海昏江畔" />
现代村落不舍田园风光,锁石百姓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