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文明之——沿里兴贤书院

http://s3/mw690/af10ce0agx6CFLKX0lAa2&690
在奉新县沿里村之西南,有座不为人知的建筑,建筑说不上有什么奇特,也不如另一座规模宏大的华林书院那样闻名,但它却是奉新唯一保存较完整的书院。
http://s3/mw690/af10ce0agx6CFLZ2IWmf2&690
书院就座落在沿里村后的一条公路旁,离著名的华林书院不过10公里,华林胡氏在这一带建了不少的书院,所以有一座书院建在这里,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http://s1/mw690/af10ce0agx6CFM6gaME10&690
书院的整体风格为典型的江西民居的风格,跟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有点区别,正面望去,有点象一本开卷的古书籍。
http://s11/mw690/af10ce0agx6CFMd7fe27a&690
http://s12/mw690/af10ce0agx6CFMmkss33b&690
从书院的侧面来看,一共有三进院落,有些奇怪的是,中间的墙体被设计成了中国古代元宝的图样,特色分明,正应证了古时中国文人的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
http://s4/mw690/af10ce0agx6CFMuzezpd3&690
一条泥泞的小道进去,里面已经破败不堪,有谁人还知曾经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真个是世人都晓读书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http://s14/mw690/af10ce0agx6CFMAa9RP5d&690
书院里的石墩散落各处。
http://s3/mw690/af10ce0agx6CFMKo8cWa2&690
书院旁边的一座建筑已经塌了一大半,只剩下两面墙了,对面支起了一张捕鸟的天网,让忠义仁智信的人们情何与堪?
http://s7/mw690/af10ce0agx6CFMQ3l6S66&690
古人喜欢在砖石上刻上与建筑本身有关的名称,从残墙断壁中依稀看出,这座建筑以前是一座叫“X(此字看不清)福寺”的寺庙遗址。
http://s11/mw690/af10ce0agx6CFN2VqGu2a&690
几年前曾来过这里,偶然的巧遇才发现是一座书院,只是更惊诧书院的破败程度,上次来时门前还挺整齐,现在却杂草灌木丛生。
http://s11/mw690/af10ce0agx6CFN8s0B4ba&690
http://s9/mw690/af10ce0agx6CFN9TVz258&690
从石匾上字迹的构造上隐约猜出是“兴贤书院”四个大字。
http://s4/mw690/af10ce0agx6CFNeKcTx33&690
门前的楹联的墙砖已经脱落,追忆往夕,或许当年挂着“财子莫入才子入,闲人休来贤人来”的楹联。而今,在此读书之人早已与功名一起落入尘土。http://s12/mw690/af10ce0agx6CFNoBR2Pfb&690
最上端的石刻被石灰涂抹,或许正是因为石灰的涂抹才使得它在那个动乱的年月没有被破坏。据说是“文昌宫”三个大字,也就是供奉掌管人间禄籍文运的文昌帝君的地方,想获取功名,此帝君的府第必须三拜九叩才行。
http://s12/mw690/af10ce0agx6CFNv8moj0b&690
文昌宫旁边的石刻,一个人正在对一棵树或盆景浇水,是一个什么样的寓意?
http://s16/mw690/af10ce0agx6CFNzGcYDdf&690
精美的石像可惜有了残缺,文臣武将的装饰,表示入得书院来文通武达,功名利禄,恩荣并济。
http://s6/mw690/af10ce0agx6CFNDUKqxf5&690
书院里面残破不堪,过几年这些木结构就将倒塌。
http://s9/mw690/af10ce0agx6CFNIJX16a8&690
http://s7/mw690/af10ce0agx6CFNLiaxgb6&690
http://s16/mw690/af10ce0agx6CFNMpKer8f&690
http://s3/mw690/af10ce0agx6CFNNh0Yi42&690
http://s5/mw690/af10ce0agx6CFNO2XYMd4&690
http://s13/mw690/af10ce0agx6CFNP37iIdc&690
精美的屋檐瓦上都铸造这秀美的花纹图案,镶嵌着“福、禄、寿”等字样。http://s10/mw690/af10ce0agx6CFOd3qdP79&690
书院的外墙在植物的张力下已经裂开,看过《人类消失之后》的都明白,也许撑不了几年就会瘫塌。
http://s12/mw690/af10ce0agx6CFYhAcY36b&690
http://s1/mw690/af10ce0agx6CFYkwWZyd0&690
http://s4/mw690/af10ce0agx6CFYm2VUva3&690
作为我县现存较完整的古代书院,从保护文物和发展旅游的角度,希望能引起政府和当地民众的高度重视,加以修缮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