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社会性与情感

(2012-12-09 10:06:41)
标签:

转载

杂谈

社会性与情感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幼儿阶段是人的社会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怎样和别人打交道,怎样理解别人的想法,怎样和别人合作,怎样爱别人和被爱等等,逐渐形成对家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性与情感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社会化与情感发展对幼儿一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一个人对人对己的态度、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基本的情绪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不仅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生活幸福感,也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

幼儿社会性与情感是在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中,在交往、探索和游戏等活动中,通过漫长的积累过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幼儿园、家庭好社会的密切合作,让幼儿在一个能够充分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中成长,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与情感的重要途径。

3—4岁

4—5岁

5—6岁

1. 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

2. 能说出一些自己会做的事。

1. 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2. 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

1. 知道自己与别人的相同与不同。

2. 接纳自己的相貌和身体特征,喜欢自己。

3. 知道哪些事情自己现在能做,哪些现在还不会做。

 

 

 

 

 

 

 

 

 

【支持策略与活动】

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其他个人特点。如:

● 通过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启发幼儿发现自己的特点。如“我喜欢唱歌,爸爸喜欢下棋,你呢?”

●注意观察并适时肯定幼儿表现的兴趣爱好和会做的事情,以增强幼儿了解和评价自己的能力。

●结合具体事件引导年龄大些的幼儿认识自己好的方面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目标2有尊严、自信、自主的表现

3—4岁

4—5岁

5—6岁

1. 为自己的良好的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2. 受欺负时会寻求帮助。

3. 在鼓励下敢于接触新鲜事物,尝试新活动。

4. 能在成人的鼓励下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1. 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自豪。

2. 受欺负时能设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 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

4. 在游戏和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

1. 做了好事活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2. 能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

3. 遇到困难时能尝试自己解决不轻易求助。

4. 做事有自己的想法,不事事盲从。

5. 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合理意见,并说出理由。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成人平时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多给予肯定。要注意:

●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不只活动结果,幼儿认真、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动机更值得肯定。

●肯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如成人注意收集和保存幼儿的作品也是一种肯定。

●表扬要有针对性,要具体。

1.鼓励幼儿勇敢的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任务,让他感受经过努力带来的成就感。

2.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在日常生活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幼儿因为没做好某些事而不愉快时,应该鼓励他继续努力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不应该指责或抱怨。

●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

4.鼓励幼儿参与与或决定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如:

●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听,接受幼儿的合理要求。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幼儿俺自己的想法做事。

5.帮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如:面对不合理的行为或要求时,鼓励幼儿拒绝,受到欺负时或不公正的对待时,要支持幼儿据理力争。

目标3 关心并尊重他人

3~4岁

4~5岁

5~6岁

1. 对人有礼貌。

2. 长辈提出要求时能听从。

3. 在提醒下能不随便打扰别人,如长辈劳累时不去纠缠。

1. 客人问话时能大方的回应。

2. 懂得体贴关心长辈。

3. 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会表示安慰。

4. 不嘲笑别人的缺陷或缺点。

1. 身边的人有需要时能主动关心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 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的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3. 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 接纳并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成人要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1.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其他人。如:

●经常提醒孩子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地休息一会。

●鼓励幼儿良好的行为,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如当幼儿主动把玩具给同伴玩时,及时给予肯定;当幼儿嘲笑别人时,引导他设身处地地体验别人的感受,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并改正。

●当幼儿与同伴游戏时,提醒他问问同伴的想法。

1.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常接触的社会职业,教育他们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如:

●请家长来幼儿园介绍自己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与大家生活的关系。

●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职业,体会这些职业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劳动者的辛苦。

●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玩“医院”、“商店”等角色游戏,加深对某些社会职业的了解。

1.利用现实生活情境让幼儿了解人们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互相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服饰、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

目标4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

4~5岁

5~6岁

1. 喜欢和小朋友游戏。

2.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独霸玩具。

3. 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或想用别人的东西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1.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 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3. 会运用一些简单技巧与人交往。如介绍自己、与同伴交换玩具等。

4.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1. 有自己的好朋友,也愿意和其他同伴(包括年龄、能力或熟悉程度不同的同伴)一起游戏。

2. 有高兴的或者新鲜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3.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一起想办法。

4.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多给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

●经常带孩子外出参加各种活动。

●故意孩子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欢迎孩子带同伴到家里玩。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发展交往能力。

1.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

●当小朋友来家中做客时,鼓励孩子与小客人分析玩具、图书。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提醒幼儿注意礼貌,想玩别人东西时应该征得别人的同意。

●指导幼儿尝试一些解决冲突的策略,如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1.和年龄大些的幼儿讨论一些有关朋友的话题。如:

●和幼儿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

●鼓励幼儿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并接纳其不足。

(二)社会适应

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

4-5岁

5-6岁

1. 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 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1. 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 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老师或家里增加了新成员能较快适应。

1. 群体活动中表现大方、积极。

2. 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新的幼儿园或班能较快适应。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经常带幼儿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使幼儿“乐群、合群”。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让孩子多一些群体活动的经验。

2.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

目标2 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3-4岁

4-5岁

5-6岁

1. 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

2. 在提醒下,能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

3. 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拿了要归还。

1. 能按约定好的规则游戏。

2. 了解公共场所的一些基本规则并能遵守。如不大声喧哗。

3. 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 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不浪费食物。懂得节约水、电、纸张等。

5. 能在成人劝说下停止自己不恰当的行为。

1. 玩竞赛性游戏时能遵守竞赛规则。

2. 知道规则的必要性,能自觉地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

3. 爱护公物,不故意损坏物品。

4. 爱护环境,知道要保护植物。

5. 能在成人提醒下调整自己不恰当的行为。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成人要严格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尊老爱幼、遵守公共规则、爱护公共环境,节约用水用电等。

2.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包括一些游戏规则),让幼儿体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

●经常和幼儿玩一些带有规则的游戏,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3.及时鼓励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纠正违规行为。如:

●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主动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时,成人要及时肯定。

●幼儿损害他人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

目标3 有良好品德的萌芽

3-4岁

4-5岁

5-6岁

1. 受表扬时感到愉快,受批评时感到难过。

2. 知道欺负别人不对。

1. 做了好事感到满意,做了错事被指出时感到羞愧。

2. 不欺负弱小同伴。

3. 知道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

4. 知道说谎不对。

1. 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不做那些明知道不对的事。

2. 对欺负弱小、强占玩具等行为能表示反对。

3. 在提醒下答应别人的事情会努力做到。

4. 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帮助幼儿学习判断好坏、善恶。如:

●通过电视、图书等多种途径,让幼儿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好坏、善恶的判断对幼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注重随时用正确的言行影响孩子。

1.教育幼儿要诚实,鼓励幼儿诚实的行为。如:

●幼儿做出好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要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没有关系,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

●发现幼儿说谎,成人要反思是否是因为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或惩罚过严厉造成的,并及时调整或纠正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不能说谎。

(三)情绪与情感

目标1情绪积极稳定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自由自在、快乐地游戏。

2.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3.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给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1.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如高兴、生气的原因,能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努力化解消极情绪。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如不大喊大叫。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较快地转换情绪和注意。如,从户外体育游戏转入阅读活动时能较快地安静下来。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注意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如:

——成人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影响幼儿。

——经常谈论些有趣的话题,活跃气氛。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承认、接纳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不与周围做横向比较。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不打骂。

2.适当地和幼儿谈论一些有关情绪及其产生原因的话题,帮助幼儿恰当地表达和调控情绪。如:

——利用具体情境,帮助幼儿了解是有喜怒哀乐的,而喜怒哀乐是有原因的。

——成人可以和幼儿谈谈自己的情绪,并鼓励幼儿讲讲他的情绪,如问问:幼儿你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为什么?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学会恰当地表达。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问问情况,建议他们去看看动画片或玩玩喜欢的游戏等。

3.成人尽可能恰当地表达和调节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

——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把自己不良情绪转嫁给别人。

——不羞于表达情绪,有不良情绪时用适当的方法调节,可告诉幼儿:妈妈今天心情不好,我们一起出去散散心吧。

目标2 有初步的归属感

 

3-4岁

4-5岁

5-6岁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长辈。

1.喜欢自己所在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的各种活动。

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名称,知道自己家乡的一些有名的物品、有趣的事物和故事。

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4.尊重国旗,知道国歌。

1.愿意为集体做事,爱护自己所在集体的荣誉,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2.能说出自己的家乡和现在居住地的省、市、县(或区)名称,能感受到家乡有变化和发展。

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4.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亲切地对待幼儿,让他们感到长辈们是可亲、可近、可依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如:

——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昼在家庭和班级中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将幼儿的成长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抚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

2.吸引和鼓励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萌发集体意识。如:

——经常和幼儿谈论幼儿园和班级里的人和事。

——幼儿园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3.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

——和年龄大些的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名称,或一起在地图上找一找。

——利用外出浏览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电视节目或画报、图片等,向幼儿介绍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等,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听奏国歌的礼仪。

——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如“有趣的汉字”等,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