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身体健康与动作
(2012-12-09 09:53:54)
标签:
杂谈 |
一、为指导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保障幼儿获得基本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相对划分为身体健康与动作、语言与交流、社会性与情感、认知与探究、美感与表现、学习品质六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支持性策略与活动两个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是对幼儿在3—4、4—5、5—6岁阶段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的期望;支持性策略与活动部分是依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所提出的教育建议。
三、《指南》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观察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参照依据和指导。实施《指南》应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指南》的六个领域及其所包括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共同构成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完整内容,在实施保育保教工作时应该注重各领域之间联系和内容的整合,不应只关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游戏及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行动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过程。违背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超前教育和机械训练不仅会剥夺幼儿童年的幸福,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指南》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提出的期望可作为幼儿学习和发展过程的阶梯。每个幼儿都会沿着相似的进程发展,但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目标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要求所有幼儿同步达到《指南》提出的期望水平,应该在了解和尊重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他们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制、协调的动作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健康的幼儿表现出情绪愉快、精神饱满、喜欢探究、容易与同伴友好相处。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充分的锻炼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既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使其终身受益的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离不开成人的保护和照顾,但随着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和独特性的日益增长,成人不宜对幼儿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独立自主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
(一)身体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状态
3—4岁 |
4—5岁 |
5—6岁 |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 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体重14.1—24.2公斤;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体重13.7—24.9公斤 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 2.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
1.提供营养的均衡和健康的饮食,如:
●提供各种健康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烹调方式要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
●为幼儿提供白开水,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饮料。
2.保证幼儿睡眠充足。
●3~6岁幼儿保证每天睡眠11—13小时,午睡2—2.5小时。
3.经常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4.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自然地站立、坐和行走姿势。
●经常提醒幼儿坐时要坐直、坐正,走路时要抬头、挺胸。
●对于骨骼发育异常的幼儿,如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应及时就医矫治。
5.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桌椅和床。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字或绘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
●床不宜过软。
6.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如检测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色素、血铅、微量元素、视力、听力、牙齿等,有问题及时就医。
目标2具有一定的身体适应能力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能基本适应荡秋千、坐车、坐转椅等造成的轻微颠簸、摆动、旋转等。 3.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 |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 2.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簸、摆动等。 3.天气变化或换新环境时较少感冒或出现身体不适。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并注意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如:
●经常带领幼儿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季节交替时也要坚持。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
●幼儿的衣服厚薄适宜,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不要穿得过多,运动时应适当少穿一些。
2.注意锻炼幼儿的平衡机能,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等。如:
●有条件时经常带幼儿玩秋千、转椅、滑梯、荡船等。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滑草坡等游戏。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
●在安全卫生条件下,鼓励幼儿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
●在新环境中,注意观察在幼儿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变化,并根据其表现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帮助他们缩短过渡期。
(二)动作发展
目标1具有一定的身体平衡能力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沿地面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直线。 2.能单脚站立5秒钟。 |
1.能沿地面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直线,身体平稳不摇摆。 2.能单脚站立10秒钟。 |
1.能闭目行走一段距离,基本保持稳定的方向。 2.能单脚站立20秒钟。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经常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身体平衡能力活动。如:
●玩跳房子、踢毽子等需要单脚站立、单脚连续跳跃的游戏。
●有条件时鼓励幼儿走平衡木,或者走路时建议幼儿沿地面直线行走,保持身体平衡不摇晃。
●鼓励幼儿在草垫或稻草堆、垫子、蹦床等上蹦跳。年龄大些的幼儿在蹦跳的同时,可增加拍手、举手等动作。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和4岁以上的儿童玩蒙眼走路、摸人或摸物的游戏。
●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玩踩小高跷的游戏。小高跷可用易拉罐、木块、竹子等自制玩具。
目标2身体动作协调、灵敏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2能沿着一定方向连续侧身翻滚。 3四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
1能以多种方式爬行。如膝盖悬空、手脚着地地爬行,匍匐爬行,爬行中翻越障碍物等。 2能连续自抛自接球或连续拍球。 3能与他人玩追、躲闪跑的游戏。 |
1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架、网、绳或爬树等。 2能连续跳绳。 3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在安全的前提下,经常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活动。如:
●跑跳活动,如模仿小兔跳、躲闪跑、往返传物跑、跨过或跳过障碍物跑等体育游戏。
●爬行和翻滚活动,如从绳子下匍匐爬过、侧身翻滚、膝盖悬空爬,翻爬障碍物等。
●投掷活动,如投物入筐、扔圈套物、打雪仗等。
●球类活动:如滚球、踢球、排球、相互抛接球灯,还可以自制“布球”或“纸球”等。
●传统体育游戏,如跳房子、跳竹竿、踢毽子、跳绳、滚铁环等。
2. 对一些带有技术能性的活动,如拍球、跳绳等,只要求“会”即可,不要过于要求数量。
3—4岁 |
4—5岁 |
5—6岁 |
1. 能双手抓物(单杠等)将自己悬空吊起10秒。 2. 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类似物体)往前方投掷2米。 3. 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 4. 能快跑20米。 5. 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克可适当歇歇、停停)。 |
1.能双手抓物将自己悬空吊起15秒。 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类似物体)往前方投掷4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 4.能快跑25米。 5.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克可适当歇歇、停停) |
1.能双手抓物将自己悬空吊起20秒。 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类似物体)往前方投掷5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 4.能快跑30米。 5.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克可适当歇歇、停停)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经常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身体力量和耐力的活动。如:
●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推、拉等,鼓励幼儿要坚持。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少乘电梯,外出时让幼儿背自己的小书包。
●经常带幼儿逛公园、远足、郊游。
●鼓励幼儿利用单杠、吊环或其他替代物进行悬空吊起的活动。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把线穿过绿豆大小的孔。 2.能画出十字,两线基本垂直。。 3.能熟练的用勺子吃饭。 4.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
1.能把线穿过米粒大小的孔。 2.能画出封闭的三角形,边线较直。 3.能用筷子吃饭。 4.能沿轮廓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边线吻合。 |
1.能把线穿进针眼。 2.能画根据需要画出图线,线条基本平直。 3. 能用熟练使用筷子。 4.能沿轮廓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如花或蝴蝶、边线吻合平滑。 5.能使用简单的劳工具或用具。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发展眼和手的协调能力。如:
●提供画笔、纸张、剪刀、泥团等,让孩子画画、剪剪、折折、捏捏等。
●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如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用麦桔、草等自然物编草辫、小动物等。
●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如用旧报纸、包装盒做手工,用钥匙开锁,用线把扣子穿成串等。
2.鼓励幼儿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在活动中发展小肌肉动作。如:
●做饭前让孩子帮助捡出粮食中的杂物,摘菜叶,剥豆,做面食时鼓励幼和帮助幼儿捏出让自己喜欢的花样,请幼儿帮助大人穿针线等。
●让幼儿练习用筷子吃饭:自己扣扣子,系鞋带,大一点的幼儿可以学着缝缝秀秀。
3.提供的活动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确保安全。如:
●给小年龄工幼儿提供塑料粒、珠子、扣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用完后要指导幼儿放回原处。
●成人要示范正确的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如不要拿着剪刀、小刀、针等锋利的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等。
4.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半成品和原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材料制作。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 |
4-5岁 |
5-6岁 |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呵呵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 4.愿意引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 |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 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6.每次早晚刷牙且方法正确。 |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4. 主动引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一次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 6.每次早晚主动刷牙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家庭生活要有规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
●让幼儿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一日三餐有规律,保证幼儿吃好早餐。
2.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为幼儿提供合理、营养均衡的饮食,帮助幼儿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健康食品的习惯。
●多让幼儿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3.成人以身作则,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重视牙齿和用眼卫生,保护五官。如:
●为幼儿准备单独的毛巾,牙刷牙膏,不乱用别人的。帮助他们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教给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牙往下刷,下牙要往上刷,磨牙横着刷。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漱口。
●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尺距离,姿势端正,看电视时保持至少3厘米的距离;不在暗处或阳光下看书等。
●教育幼儿不乱挖耳朵、鼻孔,有鼻涕及时擦。
●给幼儿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4.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如: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同伴的户外体育活动。
●为幼儿提供一些体育活动材料,如皮球、跳绳、小三轮车等
●和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活动和赛事的电视节目等。
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 |
4-5岁 |
5-6岁 |
1.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 2.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3.能将使用过的工具、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
1.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搽鼻涕。 2.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 3.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
1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澡、搽屁股。 2.能根据冷热自己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 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鼓励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如:
● 幼儿能做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做。不因幼儿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当幼儿自觉做事时不论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
2.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并交给他自我服务的方法。如:
● 为幼儿准备存放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的抽屉、盒子等。
● 幼儿的物品要放在便于他们自由取放的地方。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注意穿脱方便,不宜太复杂。
●教幼儿穿脱衣服和鞋袜,叠被子,洗手,洗脸,搽鼻涕,搽屁股的方法
●外出活动时,和幼儿一起准备需要的物品等
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岁 1.不跟陌生人邹,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2.生活中能注意安全,如不攀爬窗户或阳台,不触摸电源插座。不随便把东西往嘴巴里放等。 3.运动时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如有顺序的滑滑梯。 4.在成人指导下,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 5.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 |
4-5岁 1.在公共场合不离开成人的视现单独活动。 2.不做危险的事并认识重要的安全标志。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如不在摆动着的秋千前面或后面站着或走动。 4.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 5.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如知道110、120是求救电话。 |
5-6岁 1.不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并自觉遵守。 3.运动时能主动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如跳绳时离他人远一些。 4.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并能注意交通安全。 5.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如远离火灾、地震,多避雷电等。 |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热水瓶、药品、火柴等物品要收好,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家中的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柴火要堆放整齐。
●不要让幼儿随便出入厨房,并管理好刀具和煤气阀门。
●不要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乘车、乘电梯要有成人看护。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外出活动前向幼儿提出相关的安全要求,如不乱跑,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
●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和阳台,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
●不经成人允许,不吃、不喝自己不认识的食品或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
●提醒幼儿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如不要从过高的地方跳下,滑滑梯时不抢、不推挤。
●成人以身作则并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教会儿童识别危险物品及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物品、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标志、各种交通标志及其意义等。
●教会幼儿避免雷电伤害的方法。如:在家时不开电视;在外面时尽快到屋里躲避,不在大树下、水池边、高压电器旁等等。
3.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电话,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助电话。
●遇到火灾时用湿布捂住口鼻,不乘电梯下楼等。
●可利用图书、故事、音像材料对儿童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演练。
●幼儿园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的逃生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