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2016-02-13 11:28:58)
标签:

健康

教育

体育

腰俞穴

督脉第二个穴道叫腰俞,这脊椎骨在尾椎上是成三角形的,在尾椎骨上,在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我们叫腰俞。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腰俞可治月经不来,其实我们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月经不顺,不一定要在腰俞治,很少用。诸位知道这个穴道就好了,我到现在没有用过。长强就很常用了,那个痔疮痛起来时,很难过。当然我们痔疮放血时,要带橡皮手套放血。放血时,当然用火罐小一点的,这是基本常识。

 

命门与阳关穴

在找阳关穴时,先找命门,命门是第十四椎。看侧面的图,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从命门下两椎就是阳关。阳关穴和命门穴,先找命门,再找阳关,一个是第十四椎、一个是第十六椎。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阳关穴很少用到。阳关穴针灸都可以,像治腰痛时。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中医讲的角弓反张就是脑膜炎 ,在命门上都可以治疗。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命门穴顾名思义是生命之门。练功夫的人在肚脐下三寸的关元和命门,先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这条线往下沉,这条线沉到会阴的地方。吐气时这条气往上升,升到顶的时候,再吐最后一口气,再提肛门。肛门在医书叫榖道,说起来比较优雅。提肛在练功是最后一步。比如说你在吐气,吐到后来没气了,你以为结束了,其实才刚开始,要到最后在没气时,再把肛门提起来。平常小便,男女都可以用,从小就要教你的小孩子,不要随时跑去小便,你要等到饱满时,憋不住了才去。在小便时,要大力地排出来,成为反射动作,大力地尽量排,要让力量很大,养成习惯时,每天都在运动下焦,就会长命百岁。把气逼出去发一点声音都没有关系。

 

悬枢穴

这个悬枢呢,在第十三椎下。在讲督脉时都是指第几椎下。在触诊摸背后的时候,会摸到一个凸,两个凸的。这个凸的才是椎下。因为骨头是这样子的,下针要在软骨下,所以凸起来的才是椎下。悬枢呢,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等等。三焦经会经过。

 

脊中与筋缩穴

脊中这个穴道只能下针,不可以灸。第十一椎下周围是脾脏,这穴道主要是治黄疸(dan)、便血。因为它在脾的正后方。以后会学到膀胱经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脾俞。脊中我们大部分是下针。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怎么找第九椎呢?这个背面,人体的背后,背后两个肩胛骨,这个脊椎骨在中间,两个三角形的底端画条线,交错过去的就是第七椎。病人是以趴到且手肘垂直上举的方式。这样子交叉到的是第七椎,要注意是背面,若看图易误解,不是正面而是背面。往下摸,突起就是第八椎,再下突起就是第九椎。

第九椎是筋缩。全身上下,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这个穴道正在肝的后方。督脉的穴道除了治病以外,还可帮助诊断。介绍膀胱经时,会回来介绍这些。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抽筋,癫、痫、狂都可以治。

 

癫、痫、狂之眼诊法

癫、痫、狂,这三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在诊断上要看眼睛。分三种:这是眼睛,这是眼珠,左眼右眼都一样。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我们把眼角切开来分一半看,第一种呢,可以看到血丝在眼珠的上面,如鸡的脚。这三个血丝串穿到黑珠,易治第二种,这是眼睛,这是黑珠,上下都有血丝,难治。第一种是最好治的,非常容易治。若是这样子的血丝就难治。第三种是血丝在下面,不治,就是无法治。眼睛拉下来看,左眼右眼都一样。看到不治,不是你就可以不治疗,你还是要想办法把他治好,我们还是可以治。过去的医书分三种诊断的方式。怎么知道治好了,看鸡脚,鸡脚就是血丝,没有了鸡脚,就好了

那这个癫症、痫症、狂症,一般来说,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粪去掉之后,再来会有很多种治疗方法。这个在筋缩可以治疗,任何的抽筋、抖动、吐白沫、发狂奔走都可以治。癫病狂走,这个痫病很好玩,会不断的讲重复的话,有人在马路上自言自语,就是痫病。

第七椎下,这个穴道我们称至阳穴。在第七椎、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我们叫消渴穴。有糖尿病的人压在这会痛,可以在这治疗,治到压它时不痛就是好了,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用来诊断糖尿病好了没有。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至阳穴也是近取穴,治我们的腰脊痛。实际上腰脊痛分很多种,如果是上部,在十四椎为分界,脐下痛都是带脉脐上横的痛,是阳维脉的地方。我们选的穴道不太一样。在督脉上面,上面就是至阳,下面就是阳关。那你就要看那个穴道是近取穴。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那第六椎下,这是灵台穴。从第七椎往上一椎,就是第六椎,就是灵台。灵台穴这个穴道是帮我们诊断用的,第七椎这个穴道也是可以帮我们做诊断,这些都非常好用。一般呢,第七椎是血会的地方。像病人血癌时,在第七椎都会有压痛点。而第六椎灵台穴进入脊椎骨,是现在标准血癌可以看到的地方。灵台的旁边是督俞,诸阳之会。灵台有压痛点,代表得到过多的营养,实际就是西医讲的白血球增加。在灵台这边就会有过实的现象。灵台穴有压痛,就是标准的血癌。反过来,治到没有压痛,血癌就好了。一般疗程四周,没有人动过的情况下,小朋友两周。

灵台穴在书上说“第六椎下,铜人缺”,治病的缺掉了、遗失掉了。灵台这个穴道禁针。我们的督脉是诸阳之会,每一个穴道几乎都络到一个脏。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看神道,在第五椎下,从七椎往上找最好找。第五椎是神道。这个神道穴,在任何的心脏病都会有压痛点。在初诊时压它,在治疗后再压它,就发现痛没那么多了。如何知道病好了,压的时候不痛了,就是好了。神道一般来说用下针,因为汗水比较多,所以下针。治症你们可以在书上参考一下,我用神道主要用来诊断,下针很少下,我都下旁边膀胱经的穴道。

再上去第四椎没有穴道,第三椎才有穴道,第三椎叫身柱。这个身柱骨很有名。假如脊椎骨受伤产生的瘫痪,如果是第三椎裂掉,就完全没办法治。只要第三椎骨还在,第二、第四、五坏,都还有办法救回来。实务上,身柱骨很好用,小孩子没事就灸身柱。灸身柱可以让人家长的高大,而且身体非常壮,不容易感冒

 

二次大战中日战争。日本人侵略中国东北,奇怪的是日本人都穿的很少,却没有感冒,长的很高大。后来美军发现到,每个日本人的身柱骨都是黑的。所以,灸身柱是很有名的。临床上,平时常感冒的小孩子,灸身柱后,五壮七壮九壮都可以。小孩就没感冒了。书上写身柱最后第二行写,不喜欢看到人、火,这就是阴症,可以灸第三椎身柱及第九椎的至阳。

 

大椎与陶道穴

再来是陶道。大椎跟陶道,在头部的地方。这个骨头呢,一节一节的,我把他分开来会画成这样子。这是第一椎,在第一胸椎之上,这个穴道,我们叫大椎。第一椎之下,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陶道。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大椎穴,是头椎和胸椎的区分点,一个病人背对你的时候,你手按着那个骨头,头椎是会转动的,但胸椎不动。所以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的就是大椎穴。

陶道穴是大椎的助手,大椎穴是真正的大穴。在发烧感冒时,用三棱针放血,挤一点血出来烧就退。因为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我们在退烧时可以用大椎穴。书上后段有讲到前面两个门牙躁、项强,心下痞硬者,在大椎穴治疗。还有仲景曰“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当刺大椎……”,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他很了不起,写完《伤寒》《金匮》,他的针灸不强。太阳少阳并病就是小柴胡汤症。大椎的主力就是用在高烧放血。

 

哑门与风府穴

再来是哑门跟风府。要先找到风府穴。这是后脑,耳朵在这边,不能依发际来找,有人发际很长,有人发际很短。头发发根越长的,这是忠臣。所以要用度骨法来找穴道。度骨法是用骨头来丈量。在我们的后脑,可以摸到脑骨,在脑骨下方半寸,是我们的风府穴。风府下半寸,只有一点点,就是哑门穴。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下针的手法是这样子。平常我们有特别设计的枕头(中间是空的),病人面朝下,但病人头可以靠着。我们下针的时候,这个针下去是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已经到脊椎骨旁,已经碰到头椎。到位的时候,病人舌头会吐出来。哑门专治声音都发不出来。病人中风舌强,正面的时候下廉泉,趴过来就下哑门。哑门跟风府下针手法都一样,对着舌尖下。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在脑部那边下针,你只要方向对,都不会有问题。一般来说,哑门跟风府都不灸,灸哑门的话,一灸就哑了。

风府在后面,两穴差半寸,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也不能灸。风府就是风之府,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所以,是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你看这个风府,旁边有风池,下面风门,所以冬天时,你缩脖子就不会冷。因为脖子它根本就是一个冷却系统。风府是中风的大穴。

倪海厦-针灸11-随堂笔记

我们的后脑有个枕骨,有点突出的一块骨头,在突骨的下方,这些穴道我们很少用,你知道位置就好了。这突骨的上方跟下方各有一个穴道,一个是脑户、一个是强间。这个脑户、强间,一般都不灸的,都会让喉咙失掉声音,都是用下针的。骨头上方是强间。有一种人摸不到骨头的,东北的人脑后是平的。东北的人睡在炕上面,炕下面是空的,放东西在里边烧,炕很热,可以避寒嘛。炕很硬的,所以睡久了,头就是扁的。东北人后脑是这样下来,整个这样平的,因为睡在炕上造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