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目前,“等级”评价在中学语文作业中得到了推广,但是简单的“优、良、中”“甲、乙、丙”“A、B、C”等级不足以体现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素养。因此丰富“等级”评价内容,更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
以往,作业的批改只判定对或错,缺乏弹性,我们设计了一些批改符号,通过一段时间的讲解和试用,使学生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运用“等级+符号”的作业批改评价方式,构建“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三维评价模式。
如 :
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采用“优、良、中”三个等级来反映作业基本情况。
对学生思维能力、书写态度的评价采用质化的符号:在等级符号的左右上方用“+”“-”来反映。
-与优表示:解答正确,但作业不够整洁。
+与优表示:解答正确,而且书写美观大方。
+与优与+表示:解答正确,书写美观,而且思维方法独特。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