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鼎湖山

标签:
肇庆鼎湖山 |
分类: 八桂飘香 |

鼎湖山位于 肇庆 市境 东北
部,东距 广州 70千米,西距 肇庆
18千米。总面积达11.33平方公里,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唯独鼎湖山一带有绿色植被覆盖,被誉为“北回归线带上的绿宝石”。鼎湖山的得名,众说纷纭,有说是因山顶有湖,四时不涸,故名顶湖;有说是因中峰圆秀,山麓诸峰三歧,远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间传说黄帝曾赐鼎于此,故习惯称作鼎湖山。郝玉麟《
广东 通志》卷十二之山川志云:“顶湖山在( 肇庆 )城 东北
四十里,高千余丈,山顶有湖,四时不竭,山半有白云古刹,绕寺产佳茗。”又卷五十二之物产志云:“顶湖茶:端州之白云山顶有湖,僧人于巖际种茶,烹之作素馨花气,味甘淡而滑,然岁收止石许。”

我来鼎湖山是看摩崖石刻的。摩崖石刻分布于天溪风景区上 庆云 寺路边石壁、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壁和云溪风景区内石壁,共76题。76题分述于下:云溪风景区内石刻31题。其中唐代1题,位于老龙潭侧涅槃台石壁,题字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八字。年代较古,价值较大,为唐刻之珍品。清代1题,建国后16题,年代不详13题。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刻31题。包括清代14题,民国9题,建国后3题,年代不详5题。其中民国5年(1916年)李开侁题名较有名,题名云:“民国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黄冈 李开侁、 新兴 李耀汉、丹徒吕鸿元同游到此留题”。石刻高0.47米、宽0.72米,楷书。题名中的李耀汉, 新兴 人,民国初年曾任 广东 省长。






我来鼎湖山是看摩崖石刻的。摩崖石刻分布于天溪风景区上 庆云 寺路边石壁、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壁和云溪风景区内石壁,共76题。76题分述于下:云溪风景区内石刻31题。其中唐代1题,位于老龙潭侧涅槃台石壁,题字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八字。年代较古,价值较大,为唐刻之珍品。清代1题,建国后16题,年代不详13题。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刻31题。包括清代14题,民国9题,建国后3题,年代不详5题。其中民国5年(1916年)李开侁题名较有名,题名云:“民国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黄冈 李开侁、 新兴 李耀汉、丹徒吕鸿元同游到此留题”。石刻高0.47米、宽0.72米,楷书。题名中的李耀汉, 新兴 人,民国初年曾任 广东 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