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所城(一)

标签:
深圳大鹏卫所 |
分类: 岭南风物 |

大鹏所城是 深圳
“鹏城”别名的源头与根脉,也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在明清时是南 中国 海防
要塞,因抗击英军而名动天下。明代大鹏所城有武略将军刘钟、徐勋,清代大鹏所城有赖氏“三代五将”、刘氏“父子将军”等明清两代十几个将军,为大鹏所城赢得了“将军村”的荣誉。清代的大鹏所城及守城的赖恩爵将军取得了鸦片战争首战的胜利,更是名载史册。

据清代《 新安 县志》记载,大鹏所城为 广州 左卫千户张斌开筑,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周围三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面广六尺,址广一丈四尺,门楼四,敌楼如之,警铺一十六,雉堞六百五十四。 所城平面呈近梯形布局,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上设雉堞654个,并辟有马道。全城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北门于明万历年间被堵塞),每个城门上建有一座敌楼,两边各设两个警铺。城外东、西、南三面,环绕着一条长1200米、宽5米、深3米的护城濠。


据清代《 新安 县志》记载,大鹏所城为 广州 左卫千户张斌开筑,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周围三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面广六尺,址广一丈四尺,门楼四,敌楼如之,警铺一十六,雉堞六百五十四。 所城平面呈近梯形布局,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上设雉堞654个,并辟有马道。全城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北门于明万历年间被堵塞),每个城门上建有一座敌楼,两边各设两个警铺。城外东、西、南三面,环绕着一条长1200米、宽5米、深3米的护城濠。

大鹏所城城门楼规模宏伟,保存了明清两代的规模、格局与整体风貌。平面呈不规则梯形,东西宽345米、南北长285米,占地约10万平方米。现存东、南、西3个城门及
东北 约300米古城墙基址。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十字街和正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