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县狮山村

标签:
富川川岩 |
分类: 锦秀潇湘 |

川岩位于富川县城西北19公里的石龙山腹部。这里山水秀丽,景色宜人,充满诗情画意,石龙山海拔390米,山上怪石嶙峋,古木森森,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川岩长280米,宽50米,高18米,面积为.4万平方米,能容万人,置身于洞内,清风习习,但觉凉爽惬意,更闻那乳燕呢喃,泉流淙淙,山花馨郁,漫游于此使人有身临仙境之感。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宽阔而巨大的石幔,凌空高悬,活像一顶大罗帐,与石棱石柱争奇;帐的左前方,有一憨态可人的小石像将鼻高翘,向着游人嬉水作乐;垂帐的右方,一泓碧水沿峭壁自西东去,中有鲶鱼,溯水争游,情趣盎然,河西卵石长廊依江铺设,沿廊漫步,身心与佳境交融,不饮亦醉。

别看石龙山不是很起眼,川岩石洞也不是很峻奇,但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13年间,秦驻守九疑萌渚要塞的的骁将赵毗,派人以秦新道青山口(今葛坡)驿站为始,修一古驿道经养牛坪、城北、老朝东直达湖南源口。

别看石龙山不是很起眼,川岩石洞也不是很峻奇,但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13年间,秦驻守九疑萌渚要塞的的骁将赵毗,派人以秦新道青山口(今葛坡)驿站为始,修一古驿道经养牛坪、城北、老朝东直达湖南源口。





北进口右壁下的三角锥体大石上刻的"山水之腴"四字,横排阴刻,行书有力,也极有特色。该题词每字直径50厘米,为清代丙寅年(公元1866年)富川才子蒋汉卿书刻,堪与潘嶙将军的刻文相媲美。


洞西入口处峭壁上的"独挽狂澜"四个大字镌刻于右壁上6米高处,竖排阴刻,每个字直径1米,刻深10厘米,是广东南海潘嶙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17年)率兵沿古道路过此岩,观赏川岩奇景之余文涌兴起留书镌刻的。"独挽狂澜"四字挥笔若行云流水,苍劲传神,抒发了作者独挽狂澜、忠君报国的雄心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