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冷氏宗祠
标签:
桂林冷氏宗祠 |
分类: 八桂飘香 |

冷氏宗祠位于桂林朝阳乡合心村冷家屯南面村头,是桂林市郊现存罕见的规模宏大的古祠堂。村人奉直大夫冷时松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建造,至今已有254年矣。在清朝年间,冷家村出了进士一人,举人四人,其中一人为武举,岁贡、亚元、经元、文魁、优贡各一人。冷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迄今近250年,主体建筑尚完整。冷氏宗祠坐北朝南,背靠鲤鱼山,屋顶覆盖小青瓦,四周砌以3尺多厚的青砖围墙。大堂的头门门额上曾挂有“皇恩旌表”的横匾,上面用汉、满两种文字写着“已故处士冷敷南之聘妻”过门后守节、孝敬翁姑的事迹。大堂内进是一个长约9米、三四十平方米大的天井,天井中间地面上铺着大块青石板。进第二进大堂内有香火台,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过了宽大的天井,第三进叫“锡类堂”,“锡”在古汉语里是“赏赐”之意,此堂专门存放皇帝御赐之物,从前曾悬挂有“进士”、“亚元”、“文魁”、“源远流长”等横匾和其它物件。经第三个天井进后堂,从前挂有“石室”匾额,供有孔子牌位,是让读书的学子祭拜的。


宗祠大门前支撑横梁的两条八角棱形石柱高4.2米,周长1.1米,是当年修建宗祠时从广东用货船运来的。石柱的底座上部为石鼓形,下部为八角棱形,8个侧面上有麒麟、凤凰、花草等浮雕。宽约3米的青石大门,门槛和殿堂中的础石底座上也多有浮雕,各大堂的横梁上也有木雕。











宗祠内墙上嵌有一块石碑,为清代进士、奉直大夫冷时松所镌刻,记录了兴建宗祠的经过。


前一篇:临桂县咸进村
后一篇:黑沙骆:李骆公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