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

标签:
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李邕包拯 |
分类: 岭南风物 |

唐代李绅、王化清,宋代包拯、周敦颐、黄公度、郭祥正,元代杨庭璧,明代吴桂芳、俞大猷、吴国伦、陈璘,清代黎简、冯敏昌、屈大均、陈恭尹等大批名人在七星岩留下了题诗、题名和题记等。石刻直接或间接记载了风景区建设、寺庙修建、洪水、经济、历代官职、军事等情况,是一幅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水文等内容的长卷。石刻文体多样,计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其中最大量的是诗,共有253首,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刻共531题,其中唐代4题、宋代80题、元代13题、明代146题、清代117题、民国10题、当代117题、年代不详44题,分布在石室岩、阆风岩、玉屏岩、阿坡岩、石峒等诸岩壁上,其中石室洞的数量最多。

石刻中最著名的为唐李邕所书《端州石室记》。《端州石室记》开元十五年(727年)刻于端州七星岩。石刻整体高l.07米,宽0.79米,共386字。由于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马蹄形印记,所以又称马蹄碑。
日者托宿秘篆,寄傲神府,撰奇讨异,注灵通感,冥搜海臧,遐瞩坤极。敞金阙,疏玉堂,河汉未瞟其源,今昔尝聆其语。葛若宛此山郭,介在江坟,薄人寰,腾物外,妙有特起,灵表秀开。绮田砥平,锦嶂壁立。肇允洞穴,延袤中堂。蹙怪形以万殊,砑地势以千变。伏虎奔象,浮梁抗柱,激涛海而洪波沸渭,叠杳窱而群峰嵯峨。飞动逼人,屹耸惊视。密微微而三分地道,风萧萧而一变天时。窦乳炼于玉颜,石床列於仙座。隔阂尘境,矫集福庭。
寂兮,寥兮,恍兮,惚兮,使营魄九升,嗜欲双遣。体若振羽翼,志若摩云天。秦汉之间,莫知代祀,羲皇之上,自谓逍遥。当是时也,慕名者执雌而退,徇物者守心而安,求道者息虑而凝,怀书者陋古而默。
有若邦伯毕公守恭,广孝闻家.至忠观国。政门尤迹,谈者不容于口;义心厚行,游者每籍於名。故能吏修其方,人乐其业。流冗归止,介特义安。于是命友僚,夹琴酌,一歌一咏,以邀以游。莫不解榻於斯,张乐于斯。腾驾五龙,遗士驷马。岂直避暑窟室,缔赏林峦,击石如钟,酌泉如醴,固亦转丹灶,掇紫芝,迹参寥之远心,惟习隐之幽致者也乎?
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 李邕记

七星峰连,洞壑云烟。居天北斗,峙地巍然。岭南胜迹,蓬莱比肩。携尊较射,优焉游焉。归去来兮,书以纪年。

父子题记词石刻。上为清康熙三十九年朱弘柞所题,下为其子朱绛康熙五十七年所题。










五岳归来不看山,料应未上七星岩,劝君放眼寻将去,更有蓬莱在此间。




包拯题名。

宋郭祥正纪游石刻。 原文:
端城之北,径五六里,有石室兮洞开。其上则七山建斗,司天之喉舌;其下则渊泉不流,淳碧一杯。窥之则肌发冰去声,酌之则烦心灰。四旁则石乳玲珑,中敞园盖,亩窅万丈,莫穷其匡。孰纳忠兮,嗟胏肝之已露;孰止戈兮,束兵仗而相挨。俨卫士行列,肃庭臣之序排。纷披披兮蒂萼,烂枞枞兮条枚。安而不可动者为梁,为栋;奔而不可止者为虎,为豺。龟闯首兮屏息,虬奋鳞兮搏雷。怪怪奇奇兮千变万态,愈视愈久兮惚恍惊猜。何人境之俯近而仙宇之秘异如此者哉![萝]卷风兮窈窕,春渍芳兮不迪。或命佳客,或寓幽怀。考二李之劲笔邕绅,皆一时之遗才。援玉琴以写咏,怅夕阳之易颓。方谢事以言返,眷兹室而徘徊。云愀容兮泱漭,鸟送音兮悲哀。况百年之将尽,邈夫万里奚复来!
宋元祐戊辰二月二十有八日,当涂郭祥正子功来治州事。即明年,以其日上书乞骸骨,作石室游一首,刻之崖间,记其姓名与山俱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