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林府学文庙

(2012-12-21 21:02:56)
标签:

桂林

府学

文庙

旅游

分类: 八桂飘香
桂林府学文庙

桂林兴学之风,历史久远,远在唐代大历(766)年间的桂管观察使李昌夔,就建立了桂州州学。南宋的绍兴三年(1133),桂州升为静江府,州学也就升为府学。宋至清代府学文庙设于始安郡故址(现桂林中学)。原建筑已毁, 仅在大成殿遗址周围遗存碑刻现存14件。其中元代2件,明代1件,清代11件。

桂林府学文庙

年代最早的碑是元大德元年(1297年)臧梦解《释奠牲币器服图记》,记载静江路儒学教授鲁师道由金陵学官携归宋嘉定十年(1217年)吴纯臣“静江府学释奠图”石刻墨本,并重刻于桂林文庙的经过。释奠是古代学校的重要典礼,行典时均陈设酒食,身着祭服以祭奠孔子。

桂林府学文庙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重刻画圣吴道子的《宣圣遗像》,古代认为,只有吴笔的孔圣像才算正统。

桂林府学文庙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毛逵的《大中丞马公重建桂林府学记》和诸葛鼎的《重建桂林郡学记》,都是记载清初百业待兴,广西巡抚马雄镇首先建桂林府学和县学之举。

桂林府学文庙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王如辰所撰《重修桂林府儒学碑》,记载桂林府学发展的历史。

桂林府学文庙

桂林府学文庙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雍正三年(1725年)的《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记》、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御制平定准葛尔告成太学碑文》。均为满汉文对照的御制碑刻。记录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的三次大捷。

桂林府学文庙

光绪十九年任玉森撰《重修广西省城桂林府学宫记》。

桂林府学文庙

桂林府学文庙

奎光楼的建造者曹驯,字谨堂,桂林人,年少好学,于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恩科补行正科中举,十年辛未科梁耀枢榜又获进士,光绪二年(1876年)官任翰林院绢修,十五年(1889年)广西巡抚马丕瑶胪举贤才,报朝廷授予他五品卿衔。曹驯尤热忱于地方公益和教育事业,凡“遇灾请赈,遇饥请粜”,或是倡修地方名胜,他都慨然相助,累得地方称贤。在桂林,他曾会办桂垣书局,筹建“逊业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冬,贡院南楼被毁,逾年不治,他与唐景崧等人将办团练余款重建了一座景福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地方上重修《临桂县志》,由于他的博学被推为总纂。曹驯享年72岁,主持秀峰书院院长长达30余年,造就了地方许多人才,因此被誉为清代桂林教育界宗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灵渠水街
后一篇:全州县镇湘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