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东西毁在了“正经人”手上?

(2016-02-02 13:50:09)
标签:

熊博士

传统

电视

电影

分类: 原创生活
 

  前几天刷微信,看见了一个视频,让我不禁泪然,同时也蛮痛恨现在某些人的思想。视频讲的是国内一档叫《传承者》的综艺节目,几十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表演了一段难度系数很大的传统花鼓表演(具体叫什么名字不是重点),本来这应该是一个收获全场喝彩的节目,然而表演结束后几个青年(sha bi)评论员却一顿瞎BB。他们说:

  “...从2008年后到现在,没有什么创新的余地”

  “这技能是可以让孩子们上很大的舞台,那又怎么样?这些技能,未必会在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给他一口饭吃”

  “虽然他们那么多人在一起,但我却看到了孤独。是因为他们所有人在一起,我找不到焦点了,具体我想不到看谁”

  “......”


  这些充满不屑、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言论,弄得孩子们眼里充满了失望与泪水,孩子们的老师也当场哑然,不知道怎么去和这群气势凌人的年轻人辩解,真的很替他们感到心酸。

  说真的,当时隔着屏幕,我都想给那几个小贱人几巴掌,让他们知道有种东西叫中国传统艺术!这些来自于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东西,却被你们几个小孙子喷得体无完肤!你们在这BB,真特么给中国丢脸!


  所幸,大快人心的桥段来了。大BOSS陈道明老师终于忍不下去了,面对这群乳臭未干却在鄙视中国传统艺术的小年轻们,陈老师给他们好好的上了一课。


  “群体性节目就是需要整齐划一的,仪仗队,你体现个性行吗?总体的要求是整齐划一,它的难点也在整齐划一上。这么多人要做成一个制式的动作,是很难的。”一记漂亮的耳光!

  “你们虽然有很高的知识,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你们连常识都没有!没有看过,你们因为你们没看过,你们就否定了它的存在。”漂亮的耳光接连呼过~

  “你们还看过哪些中国鼓表演?都说说啊?看过吗?你们做过功课吗?你们就根据这一个鼓,就否定了中国鼓文化。”

  “刚才还有人说,尽管花这么多时间来学这个,将来也可能没有用,我想说的是,我们传承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文化也需要接力。”

  “每一张脸怎么会是一样的呢?是你没看见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但是并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他们不是群众演员,他们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完爆刚才瞎BB的那几个小婊砸!听得我都热血沸腾了!

  不管这是节目效果还是怎么,那群年轻人的思想,的的确确就是我们这代人身上存有的诟病;他们摆着一副正经的姿态,盛气凌人的做着愚蠢可笑的事情,也是当下很多人犯的毛病,我们应该注视到这块缺陷并予以纠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某局了。前阵子下架《太子妃》让多少宝宝受委屈又说不出来啊,为什么只要是受欢迎的电视电影,一概难逃某局的魔爪。

  群众不满、抗议的声音越多,就足以说明一项制度有多么的不符合民心、民情。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之大,不管是学生、还是工薪阶层、或者高层领导,每一个身份和职位的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压力中,气喘吁吁。而电视娱乐是每一个人劳碌一天后的精神解脱,打开电视电影的一刻,我们没有工作缠身、没有学业纷扰,只需要一个或轻松、或感人、或恐怖、或搞笑的端口,让我们进入其中,随着电视电影来一趟精神旅行。好莱坞为什么牛逼?因为其国家、制度、人民的开放度高,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创新,甚至敢于拍出具有政治讽刺题材的影片,给观众心灵的共鸣。试问,如果一个喜剧片,看了不笑、笑了无感,有何意义?一个恐怖片,除了一惊一乍之外毫无扣人心弦和细思恐极有何意义?


  不是中国拍不出好电视、好电影,是因为限制,使我们失去了更多。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规划、分类各种影片,以适应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需求,而不是从源头压制所有。某局的“一本正经”让观众错失了多少好电视、好电影,又让多少好的剧本和电影夭折,听说明年看电视也要收费了,哇咔咔,宝宝好委屈,但是宝宝不说。如果某局敢开通微博的话,一定是评论留言量最多的微博,没有之一!


  熊博士想说,某局在一本正经做事的时候,请听听群众的呼声,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方向产生偏差了。我们拍电视拍电影,不就是为了给观众看的吗?观众想看的,才是制片商真正需要拍摄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幸福,新年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