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导学案设计编写与使用
(2012-12-21 16:05:55)
体育导学案设计编写与使用 |
|
“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抓手,通过在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锻炼、自主合作交流、自学体育知识与技能等能力为突破口,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体育教学方法。“导学案”是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堂中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状况,试图改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使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获得更高的体育成绩。
一、师生应了解并会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导学案”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
“导学案”应是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做到比较轻松的进行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必须做到知识层次化,知识问题化。编好导学案要做到: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学生的学习层次参差不齐,要立足于中下等基础的学生水平,要有比较明确的引导,要尽量多设台阶,阶差尽量缩小,要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要体现知识提升的过程,要在学生的最近知识能力发展区设计问题。备好学生是书写导学案如何设计问题探究的层次、探究引导的路子、范例点拨的层次和目标检测选题的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三、“导学案”的使用是新课改实施中的疑难点
用得好则能很好的实现学生自主性以及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导学案一般用于学生的预习、课堂的讨论以及课后的训练。所以,导学案一般要在课前提前发给学生。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自主练习;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动作的行程放手让学生构建和创新。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检查,进行合作性学习,而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要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动作习惯、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动作规范,明晰动作要求,强调展示重点、难点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导学案”的使用是新课改实施中需要
自主学习是当代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导学案的使用也是终身学习与终身体育的需要,更是使学生身心健康与提高社交能力的需要。教师首先要转变体育课堂教学只重视技术学习与课堂锻炼,树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观念,要敢于给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合格、健康的人才。
|
|
|
|
|
|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