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临汾市教育局教研

(2014-09-13 22:51:55)
标签:

教育

文化

育儿

分类: 教研活动

转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2014年尧都区暑期骨干教师培训

•       一、转变教学观念

•       (一)、新的教育思想

•       1、新的教育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       2、新的教学观:教服务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       3、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

•       4、新的教师观:教师是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四大理念

•       1、针对教育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       2、针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       3、针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对话”;

•       4、针对教材定位提出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       ¥ 新的学生观:

•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不是让教师宰割的羔羊,应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便于交流、对话、合作)

•       太谷二中课堂教学的8项基本理念:

•       1、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

•       2、“注入式满堂灌”是教师“偷懒”的表现

•       3、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

•       4、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把课堂的空间与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

•       5、教学的效益是如何使课堂有效,师生应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       6、发现不了学生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       7、靠“抢时间,压作业”来提高成绩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       8、课前充分准备使问题价值最大化,课中使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方式展示得以解决,课后对有价值问题强化巩固,使师生更好地生成新的问题。

•       二、创新教学模式

•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       学习是一种主体性行为,再好的教师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

•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       形成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

   流—总结梳理--巩固升华    

•       形成问题、自主学习”可以在课前或课中

•       如:理科在课前,文科在课中。

•       有用的模式,只能从学校内部,从教师身上“生长”起来。

•       模式”背后是理念,“流程”背后是规律。

•       模式不能复制,只能借鉴;

•       经验不能照搬,只能交流;

•       智慧不能移植,只能启迪。

•      给思想不给模式,设模式不设模具”

•       “353”课堂教学思想

•       “3”----“教服务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                       (教师的教学理念)

•       “5”----“接受(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元化统一(学生的学习方式)

•       “3”----“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

•                 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的教学效果

•       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       1、学案设计。教师为学生编制自主学习方案(简称学案),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学习。

•       2、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学生按照学案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主和小组合作学习。

•       3、体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态度。

•       4、展示交流。课堂以学生展示、交流和教师点拨、评价为主。展示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       判断一项教改的标准是:

•       1、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       2、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3、是否针对当下时弊

•       4、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       5、是否有改革的成功经验

•       武乡二中:课堂教学“12345”基本要求

•       1:“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       2:“双主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       3:“三种课型”,就是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

•       4:“四研”,就是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策略;

•       5:“五个环节”,就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提升、目标达成。

•       $ 四川攀枝花大河中学“21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       “2”---是学生自学、互学、讨论、展示20分钟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人不能替代)

•       “1”---是现时训练10分钟

•       (落实知识,训练能力)

•       “1”---是教师点拨总结10分钟

•       (弄清概念,明白道理,纠错纠偏,整理提升)

•       $ 长春六中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主要包括:

•       (1)坚持一个方向:以学为主,从学出发,为学服务,以学论教。

•       (2)优化一个环境:把课堂建设成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目标场。

•       (3)推行一个模式: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       (4)遵循一个原则:找准最佳讲授区、最佳讲授期、最佳讲授级。

•       (5)培育一个载体:导学案

•       (6)树立一个理念: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才是教学真正的精彩。

•       三、提高教学质量

•       (一)遵循教学原则

1)教书与育人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循序渐进原则;

(7)发展性原则。

•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       1、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

•       2、学科的课堂:学科的基本思想、核心知

•                                  识 、技能、方法及能力。

•       3、扎实的课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       4、细腻的课堂:深入细致地对话,使课堂

•                                  灵动而血肉丰满。

(三)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

1、“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

2、“教”------教师的教,包括:讲解、点拨、引导、指导、辅导等。

     教师”:(1)敬业精神;(2)课改理念;

                     (3)教学能力;(4)知识储备。

3、“学”-----学生的学,包括: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学生”:(1)学习态度;(2)学习习惯;

                     (3)学习品质;(4)学习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从以上各主要因素入手,抓严细节,抓实过程,以学论教,因材施教。

•       (四)2014年中考命题原则及基本要求:

•          要着力体现新课程理念,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试题力求全面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要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科学地考查“双基”,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考查开放和探究的能力,体现正面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       2014年山西省中考说明各科命题共性:

•       (1)依据课标(2)关注学习过程(3)体现公平性、科学性、发展性、导向性。

•       整卷难度:0.6---0.7;

•       容易题(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中等题(强调应用能力):难题(强调开放与探究)==60%:20%:20%

•       张厅长:“三个减少”简答题、问答题、客观题; 

•                     三个增加”探究题、开放题、主观题;

•                     一个延长”延长阅卷时间。

•       复习课应做到“345”要求

•       三性”---知识上强调应用性、方法上强调 

•                     实用性、能力上强调探究性。

•       四有”---有容量、有信息量、有重点、

•                     有针对性

•       五要”---目标要明、择例要精、方法要

•                     活、训练要准、矫正要快。

•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       (1)、自主性  (2)、实践性   (3)、过程性

•       (4)、开放性

•       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调查、处理数据、描述、提出问题、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作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