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日报》:常回乡看看(三章)

标签:
散文诗作品 |
分类: 公开文章 |
常回乡看看
(三
蔡 旭
(《茂名日报》2024年10月29日)
瞻仰番薯林公像
这是明朝的事了,林医生到了交址(越南),他治好了关将的病,还治好了国王之女的病。
相传番薯出交址,严禁外传,传入中国者死罪。而林怀兰冒死也要把它带回中国。
林怀兰把生番薯带回外婆家。霞洞成了中国第一片种植番薯的地方。
后来,霞洞就有了番薯林公庙。再后来,番薯庙又被光阴淹没了。
现在,林怀兰外婆家叫做外坡村,重新竖起了林怀兰的塑像。
这位把番薯带入中国的第一人,傲然屹立在天地之间。
望着这位“番薯公”的身影,我不禁想起番薯在中国救苦救难的历史。
几百年来,正是它,不知救了饥寒交迫中多少中国人的性命?
我高兴地看到,新的番薯林公庙正在重建,一座番薯主题公园将会出现。
是呀,历史不应忘记,也不会忘记。
舍死忘生为国为民的英雄,不仅永记在我们心中,也要——
作为实物,呈现在我们眼中。
又拜霞洞冼庙
走进古荔贡园
霞洞上河村的古荔贡园,我已来过多次了。
这一次,是带孙子、孙女第一次到来。
已是秋天,荔红时节已过。小孩子眼中没有了漫山遍野的红灯笼,不免有些可惜。
不过我指着一棵棵苍劲的老树,指着一块块树上挂着的铭牌,他们的兴趣就上来了。
100年,300年,500年,1000年,1500年……
哗!1780年!这是一棵“岭南荔母”。
这些就是名副其实的“古荔”了。我说。
四年级生问:哪为什么叫“贡园”呢?我说,这里的荔枝,是进贡给皇帝吃的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孙子顺口而出:唐朝杜牧这首诗我读过的。
哦,这诗句太出名了,连幼儿园大班的妹妹也读过。
我说,那时皇家吃的荔枝,就是从这里送去的。
这事也有诗为证呢。清两广总督阮元写道:“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高力士是冼夫人六世孙,他就是这里的人。
虽然没有吃到荔枝,他们却听得津津有味。
带他们来到古荔贡园,不仅可知道荔枝,还可以知道历史、人物和故事喔。
更可以知道,有这些丰富物产与厚重文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退休高级编辑,不退休散文诗人。出版散文诗集38部,散文集5部,短论集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