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鲨》诗刊:与树为友(五章)

标签:
散文诗作品 |
分类: 公开文章 |
与树为友
(五
蔡 旭
(《蓝鲨》诗刊2024年第1期)
先锋树
粤西最出名的园林,众所周知,是电白小良的生态园。
生态园最出名的树,出人意料,却是先锋林里的先锋树。
小良水土保持站来了,但最初种下的各种树各种草,全都枯死了。
“隆缘桉树”挺身而出,它耐干旱,耐高温,耐贫瘠,在光板地拔地而起。
才有了后来的各种树木,有了阔叶林,有了混交林,有了果园与森林。
60多年过去,这里树木参天,绿荫遍野,花木繁茂,成了人间仙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是“世界奇迹”,命名为“中国小良”。
这些开路先锋,是这里最早的客人,又是最老的主人。
60多年过去,
它的故事还在。它的姿势、骨架与品性,都在。
红花山的小叶按
走进珠海红花山森林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桉树林。
这些小叶桉树,已有七米高了,它们旗杆一样亭亭玉立,排列成行,摆出欢迎的姿态。
友人说,它们是这座森林公园的首功之臣。
本来,这里是一个开采后的矿坑。20年前开展复绿工程时,因山体全为石面,无覆土,只有桉树能在此艰难生长。
我不难想象,它们咬紧牙关抓住地面的情景。
20年来,岩体风化,树叶腐化,形成了松散的碎屑与土壤,才有了如今山坡绿云遮日,峡谷溪瀑欢歌,山水如画,鸟语花香的佳景。
不过,友人一句转折,竟让我一声叹息。
原来,由于桉树林品种单一,生态结构不平衡,加上它生长过快,让土质退化水土流失,为了保障物种多样化,近年来只好进行桉树林改造工程。
就是说,这些颜值俏丽的长腿少女,有部分不得不逐渐消失了。
我顿时怅然若失。
哦,这些冲锋陷阵时不畏艰险奋勇当先的英雄,大功告成时又要功成身退悄然泯没了。
此情此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又要怎么样才能做到?
这些小叶桉做到了。
仰头望着这一片桉树林,我不禁低头思忖。
随即,肃然起敬!
家乡的木麻黄
小时家乡最多的树,就是木麻黄了。
海滨小城里,街头、庭院、校园、屋边,张眼就见它常绿的容颜。
身材高大,令人不禁仰视。针叶密布,遮出一片荫凉。
耐炎热,耐贫瘠,耐干旱,耐潮湿。
更因耐咸,防风,固沙,早在60多年前就排列成阵,成了全国第一条海滨林带。
在碧海银滩上,也在关山月的画笔下,耸立起一道绿色长城。
也许因司空见惯,也许因其貌不扬,从来没有人与它合影。我也没有。
评选市树时,更没有一个人,提起过它的名字。
许多年过去,我回到家乡,已很难找到它的身影。
街道上,全是各种风景树在迎风招展。
现在的人,只看外表,不看内在,只论颜值,不讲品质。
风气如此,木麻黄又怎难摆脱——
淘汰的命运?
菠萝蜜树
一个个水桶大小的菠萝蜜的果实,令人惊讶地挂满枝头。
告诉着什么是硕果,什么叫累累。
菠萝蜜树把它的果实,有的扛在肩上,有的夹在臂下,有的挂在躯干,有的躺在树根。
在所能想得到的部位,结出它的香甜。
据说一棵长在屋墙边的树,甚至会在床底下长出圆滚滚的奇迹。
我真担心一棵树,能不能承载起它负担之重。
真担心那果实落下来,会把地面砸出多大的坑。
可是菠萝蜜树只把枝叶轻摇,袒露出成熟的沉稳。
我知道,为了让一切生长的希望都结出现实,在它的不动声色中,有多丰盈的欢与笑,也就有——
多沉重的爱,与痛。
桃花心木
它和其它树种一起站在小区的路旁,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别。
引人注目的,只是它身上的铭牌,告诉着美丽的名字:“桃花心木”。
哦,原来这种高大的乔木,是把它的花开在心里的吗?
据说袒开它的心,就可见浅红带褐的桃花瓣,色彩浪漫而贵气。
不止是主干,在它的每一条支杈,剖面都是漂亮的花纹。
它的美,不在于外表,而是心里美。
它的美,并不急于秀出,而只是默默地在心中孕育。
不管有没有人知道,它自己知道。
不在乎能否被外人看出,它自有自信。
在需要它出场时,便坦然展露它的本色,以特征性的的美纹,赢得高级家具与乐器的青睐。
被誉为世界名贵木材,“高级用材中的贵族”。
而且,它的美岁久愈深,颜色会由最初淡红棕褐色进展到后来的深红咖啡色,稳定,持久,越老越美。
认识它,起初很惊奇;不过想一想,也很平易。
其实,我们身边经常见到的许多人,也是这样。
蔡旭,1946年生,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出版散文诗集38部、散文集5部、短论集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