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晚报》:江心屿二题

(2024-05-28 21:05:07)
标签:

散文诗作品

分类: 公开文章

《温州晚报》:江心屿二题

江心屿二题

 

(《温州晚报》2024年5月25日)

 

巍峨的东塔

《温州晚报》:江心屿二题

 

江上有岛。瓯江上的江心屿,位列中国四大名屿之一。

岛上有塔。遥相呼应的东塔西塔,我这里讲的是东塔。

塔上有树。一棵无土生长的百年老榕,殊为奇观。

这一切,成了温州的地标,游人打卡的网红点。

我先注意到的是塔上的树。坐船过江时,就拍下了它的身影。

登岸后,立即奔到了它的身边。

这座青砖围砌,六面七层的高塔,北宋年间就矗立在这里了,一千年来,阅尽了瓯江的波涛起伏,收藏了温州的风云变幻。

记下了130年前在山下建起领事馆的英国人,借口飞鸟在他们头上拉屎,人群干扰了他们的清静,更害怕高塔影响他们警卫——

竟拆除了塔内外木构塔檐和回廊,中间盘旋梯级只留下中空的塔身。

还把塔中的宝贵收藏,也抢劫一空。

这时,我站在塔下,举头仰望这座顶天立地的庞然大物。

常绿的树冠是他的头发,垂落塔身的树根是它的胡须,如同一位饱历沧桑的老人, 正在讲着千年的历史。

侵略者的身影连同阴魂,早已被清扫;眼下是一派秀丽风光、厚重史迹,及波涛般传来的笑声。

 

英领馆旧址

《温州晚报》:江心屿二题

在温州千年诗岛江心屿,竟有一幢典型的近代欧式建筑。

三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劵柱式外廊,拱劵式窗子。

哦,这就是旧时的温州英国领事馆了。

1876年,根据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温州成了通商口岸;1894年,在江心屿建起了这座领馆。

这是中国人的屈辱,是侵略者的罪证呀,为何挂起了全国重点文物的铭牌?

甚至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心中升怒火,恨不得把它毁灭。心潮得平静,又明白保护有价值。

是的,有罪的是外国侵略者,并不是这幢房子。

它不是罪人,它是证人。

它作为文物被保护,是保护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它用来进行教育,是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树立建设强国复兴中华的决心。

我心中,有如背后的瓯江汹涌澎湃。

流过了过去,流过了现在,流向了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