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廷阶:读蔡旭散文诗组《剑与花》
(2024-03-02 15:18:42)
标签:
散文诗评论 |
分类: 公开文章 |
把平淡生活写出深度
——读蔡旭散文诗组《剑与花》
赖廷阶
真正的生活大都是平淡。日常生活是一种平淡生活。当然,日常生活会因为丰富性、多彩性而呈现不同的面貌。
平淡生活最见人的面貌,平淡生活却是人的第一现场。
真正的创作,就在平淡生活里找到了题材,把这些题材进行智慧处理,写出了生命的深度。
蔡旭作为散文诗大家,他的散文诗创作已经形成个人的创作风景,让我们这些读者在散文诗的领域能够领略其风采。从一些作品里面,我们不仅能够读到在场、生活,更能深入、了解生命的纵深。
现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5周年暨建设自由贸易港5周年文学作品选集《逐梦天涯》(诗歌卷)中蔡旭《剑与花》(组章)为例,作一浅析。
真正的鲜花具有崇高价值
人需要绽开灵魂的花朵。灵魂之花药开到崇高的位置。真正的散文诗好比绽开的灵魂之花,有着天上的香气。
写剑麻花的散文诗几乎很少见到。蔡旭就写了人们不写的题材,一写,就写出了独到的地方,读起来十分难忘。
蔡旭《剑麻花》一章写道:
“剑麻也会开花?
这种利剑出鞘,杀气逼人的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也会有开花的心愿?
这个浑身带刺,令人望而生畏的刚强铁汉,也会有如此的柔情?
不由得你不信,在一片浓绿的剑阵中,从它的心中,标射出一支支两三米高的花茎,顶上是一束束繁多的乳白色杯状的花。
它的花下垂如铃,姿态优美,幽香宜人。
犹如旗杆上,飘着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生命之旗。”
作家从一开始,就把剑麻的气势给人亮出来,有一种先声夺人的力量。剑麻,从名字上,就有先天的力量优势。
剑麻,有利剑出鞘的英雄风采。散文诗人把剑麻的剑、花融合在一起,就具有了铁剑与柔情水乳交融。
“世界太大,而眼界太窄。我是第一次见识集剑与花于一身的奇景。
惊叹于,刚与柔的融汇。
威严与温情的化身。
据说,开过花的剑麻,很快就会枯萎。
就是说,它是冒死开花的,是明知即死也要拚命去开花的。
为了理想的灿烂,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人们总是被自己的见识所局限,人的见识、人所知道的内容都十分有限。造物主创造的万物都是具有神奇的魅力。人只有进入造物主创造的大能,才能知道生命的神奇与丰富多彩。
“站在高耸挺立的剑麻花面前,天空似乎矮了下来。
我也矮了下来。”
高大的剑麻花是一种力量的花朵,一种高大的花朵,具有高度。唯独天上具有的鲜花才有真正的崇高价值。人在天上之花面前,当然会感到肉身的卑微。
著名散文诗人蔡旭善于从存在的事物里发现人需要的诗意,人的的确确需要高于人间的高度,人的灵魂需要再天上开花。
从平淡生活里发现珍贵的诗意
日常生活蕴含了丰富的诗意。善于从生活里找到诗意的隐喻,著名散文诗作家蔡旭的日常生活题材创作就有如此的神奇创造力。
从日常中发现诗意,更是诗人需要的发现能力。《平淡生活》一章写道:
“一把锁守住大门。
独守空房,必须耐得住无穷的寂寞。
无法随钥匙外出,它得顾家。”
生活里,很多事物都给体现人的生命价值。钥匙与锁身上,就体现了活在世上的不容易。
写钥匙奔波在外,实际上,是通过对钥匙的描写,来写人的奔波:
“奔波的钥匙,离家也是无奈的呀。
如果终日在家厮守,只好失业。”
人如果闲在家里,就说明没有工作、没有生意,那么,人的生存都存在问题。通过钥匙来写人的生存面貌,这是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每一天都要分离。每一晚早早回家。
回家,有爱的港湾。
分离,为了养活爱。”
这首诗歌通过写钥匙就能写出谋生、家庭、活着的不容易,实在是很高明的一种写法。
著名散文诗大家的每一章作品都会找到一股独特的发力点,让作品具有表达的力度。
生命树具有独特、坚忍不拔精神
人要具有生命树的积极向上精神,人长成生命树,人就有了生命的积极意义。当一个人活成了一棵生命树,也就有了永恒生命,灵魂也有了积极向上的归宿。
钥匙、树,都能成为抒情表达的符号,这要看作家如何把握创作题材。《一棵树在宣誓》一章写道:
“那只宣誓的左臂,其实是一枝截肢。本来应该用右臂的,可是右臂没有了。
它伸在一棵伤痕累累的树上,举起了一场鏖战的惨烈与悲壮。”
一棵树,作家用比喻来描绘它,把它描绘成为举起来的一条手臂。这种想象力,就显示出了蔡旭的创作能力。
“这棵树,遭到噩运已不止一次了。
几年前,就曾被台风拦腰截断。三年后,终于把重生的双臂举过头顶。
这一次,又在与台风的恶斗中损失惨重。痛失右臂后,左臂又砍掉了一半。”
人要成为生命树才有活着的价值。人在天地之间,要灵魂在天,具有战斗力,才能真正地面对灾难。
在作家的思考里,从树思考到芸芸众生的命运:
“我从这棵树下走过时,深感到世事的险恶,与命运的不公。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许多事,都不能由自己来决定。
如果你不想在大地上轰然倒下,就得用年轮记下你的不甘的同时,义无返顾地举起你的手臂。
即使没有右臂,也得把左臂举起。即使截肢后只有半节,也要举得高高的。
把你的誓言公开告诉世界。也默默地告诉自己。”
树也好,人也好,都需要天上给与的战斗精神。这章散文诗具有励志作用,给人巨大的鼓舞。
这样的作品是正能量,让人奋发积极向上。
蔡旭的散文诗创作题材积极广泛,从不同的题材都能写出智慧的光明,这是积极作家的创作态度,也是作家的创作能力体现。
能够让人积极向上的作品,本来就很难得。我们读到蔡旭写《一棵树在宣誓》一章,就读到了一种正面的人生教材,让人获益匪浅。我们要感谢蔡旭提供这样的人生好作品。
写好精气神就写出了滋味
从一种事物、一种特产,写活一方水土。《胡椒小镇》一章写道:
“说起大坡,许多人都不知道。不过说起白胡椒,全中国都知道了。
全中国都吃胡椒。全中国的舌尖上,都记忆着胡椒芳香辛辣的味道。
这正是大坡的味道。
全中国的餐桌上,10粒胡椒,就有4粒是大坡出产的。”
胡椒是生活里、食物里需要的调料,人们都知道它的味道,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调料产自哪里。
作家写大坡,从名声在外的胡椒来写,角度都很新鲜。
这章散文诗作品,写出的胡椒小镇的滋味,写出了小镇的神秘、活力所在:“我走进这座海口市琼山区的小镇,惊喜于万亩胡椒林一片连着一片。
那可真是石柱的森林。在一根根瘦长的石柱上,攀缘着一丛丛深绿色的藤蔓。一望无边的绿涛翻涌,清凉的风拂过我温热的向往。
可以见到花,一串串螺旋状排列的小花,仿佛闻到香料的气味。
可以见到果,一穗穗红褐色的种子,似乎可让人神清气爽,胃口大开。
从秋到冬再到春,在这里都可看到成熟的力量。
胡椒林边是一排排胡椒楼。胡椒的价值不仅舌尖知道,眼睛也可以知道。”
作品简单地勾勒了胡椒小镇的生态面貌,生机勃勃的生态风景,是大坡这个地方的天然面貌。这都是造物主所恩典给与的。
大坡这个小镇之所以物产丰富,是天上给与了好的物产、气候:
“当然,大坡还有橡胶、香蕉、荔枝,还有牧榕文昌鸡、福昌红肉蜜柚,更有全镇百分一百的文明生态村。
但我只记得白胡椒就够了。只记得那些淡黄色的颗粒,和舌尖上的感觉就够了。
一个小镇,有一种让全中国都想起的味道,就够了。”
最后一句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品里有这样的句子是创作匠心独运。好的作品总是写活了精神面貌。
人需要好的调料,正如人的灵魂需要光来进行拯救一样。
结语
每一次读蔡旭的散文诗作品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作为名家的散文诗作品,蔡旭的散文诗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作品都给人带来精神面貌的照亮。
蔡旭善于从日常题材、从日常见到的事物里发现独到的风景,让人得到精神的熏陶,开出灵魂之花,结出灵魂的果实。
题材多样化,不论什么题材,作家蔡旭都能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着眼点,找出其中一个着力点,诗意就随之而油然而生。
我们读了一章一章蔡旭的散文诗作品,读起来,心旷神怡,让人沉醉在其中。
赖廷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